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8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北方露地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巧 [2017/4/18 18:40:31] 来源: 作者:Admin

寒区品种选育岗位李成祥

郭修武 郭印山 李坤 刘镇东

 

  北镇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露地鲜食葡萄生产基地。20168月初,寒区品种选育岗位团队成员先后接到多名北镇地区果农打来电话或来人咨询,反应当地葡萄的霜霉病什么药也打不住,咨询解决方法。经过了解分析,本岗位认为今年葡萄霜霉病暴发和防治不好的原因是前两年降雨量偏少,葡萄霜霉病很轻,农户不注意防病也没问题;而今年前期雨水较多,如果前期预防不到位,就会导致后期霜霉病无法控治的局面。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一下北方露地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巧,供果农和技术干部参考。


  1 北方露地葡萄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葡萄霜霉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落叶上越冬,卵孢子在潮湿土壤表层存活最好,很少受温度影响,春季温度一旦升到11℃,卵孢子就能在水滴中萌发,形成孢子囊,孢子囊释放的游动孢子借雨水飞溅进行初次传播。


  孢子囊梗和孢子囊仅能从感病器官的气孔伸出,要求95100%的相对湿度,且至少需在黑暗下经4小时。孢子形成最适温度为1822.孢子囊与孢子囊梗之间的胼胝横壁溶解而引起孢子囊脱落也需要获得一定的湿度。孢子囊随风传到叶片上,在水滴中萌发后(最适温度为2225℃)释放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向气孔游动,在气孔附近形成孢囊。萌发的孢囊长出芽管侵入气孔。由于病菌仅通过气孔侵入寄主,故具有功能气孔结构的植株易于感病。在最适条件下,从萌发到侵入需要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孢子囊通常在夜间形成,它们只要在阳光下暴露几小时就会失活,所以侵染通常是在早晨发生。从开始侵染到表现症状约4天,但因叶龄、品种、温度和湿度的不同亦有所变化。


  凡能提高土壤、空气和寄主植物湿度的因子均有利于本病发生。所以降雨是促使病害流行的主要因子。温度对延缓和加速病害发展作用不大。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约为25℃,允许的温度范围为1030.遇到冬季潮湿,继而春季多湿,夏季温暖,再遇到每815天降一次大雨的气候,病害流行最重。这些条件确保了卵孢子存活和在春季大量萌发,使病害得以扩展及蔓延。连续降雨会刺激感病枝上功能气孔的形成,造成病菌的侵染。


  2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任何降低湿度和水分、减少病原的措施,都能减轻霜霉病的发生。这些技术措施包括完善的排涝体系,田间卫生(清园措施、处理落叶和病残组织)、田间管理(合理叶幕,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等。虽然这些措施非常重要和必要,但一旦发病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仍不可缺少。


  (1)保护性杀菌剂


  波尔多液1:0.5:160200)、50%保倍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80%代森猛锌600800倍液、50%福美双1500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


  (2)内吸性杀菌剂


  50%稀酰吗啉水分散粒剂:使用浓度20003000倍液,改进的药名叫50%金科克,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是葡萄霜霉病的特效治疗剂,但连续施用较易产生抗性,建议不连续使用,每个生长季使用最好不超过2次,最多3次。


  25%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20002500倍液,是甲霜灵的高效体,活性是甲霜灵的2倍以上。但病菌易对药剂产生抗性,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施用可减缓抗性产生,增加药效。

72.2%霜霉威盐酸水剂:使用浓度600800倍液,是葡萄霜霉病的有效治疗剂。三乙酸铝(乙磷铝、疫霜灵):90%85%80%剂型,施用600倍液。


  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霜脲氰具有渗透性,能进入葡萄植株内部,杀菌和抑菌。由于近几年大量应用和盲目施用,抗药性比较重。该药剂2500倍液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施用,可以作为霜霉病的跟进治疗措施。


  3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技巧


  (1)密切关注前期的降雨量


  每年67月份降雨次数的多少,是判断8月份葡萄霜霉病能否暴发的关键,2014年和2015年的前期,降雨次数较少,秋季葡萄霜霉病发生就不严重。而201667月份每隔710天就降一次雨,结果导致立秋后霜霉病暴发。所以,一旦发现67月份降雨多,应及时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


  (2)葡萄霜霉病预防药剂使用方法


  预防药剂一般使用非内吸性表面杀菌剂(波尔多液、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酞酰亚胺),它们仅能作保护剂,葡萄霜霉菌对这些药剂一般不产生抗性。只有经过药剂处理的器官才不发病,一般可维持710天;而内吸性特效药剂需在在后期发病时使用,如果前期使用内吸性特效药预防,后期一旦发病,由于病菌已产生了抗药性,病情将无法控制。


  (3)葡萄霜霉病治疗药剂使用方法


  如果前期雨水多预防不好,一般7月末到8月初葡萄霜霉病就会暴发。此时应使用内吸性药剂进行防控。如果病情严重,应采取紧急救灾性药剂处理措施来控制。一般需喷药三次:


  第一次用药: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例如,80%水胆矾石膏600倍液(或42%代森锌600倍液)+50%金科克3000倍液等。


  第二次用药:在第1次用药后的34天。一般单独使用内吸性杀菌剂,例如80%霜脲氰2500倍液(或25%精甲霜灵2000倍液)等。


  第三次用药:在第二次用药后的45天。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例如90%乙磷铝800倍液+80%代森锌800倍液等。


  上述三次施药后葡萄园进入正常管理。具体用药需要根据田间病害情况和气候条件来调整施用的次数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