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综合试验站
杨顺林 何建群 王家祥 陈艳林 郭淑萍
摘要:霜霉病是宾川县红地球葡萄的第一大病害,其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尤其今年雨季来得早,雨水偏多,霜霉病发生较早,大面积葡萄霜霉病爆发危害严重,严重威胁着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2016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6-8月为大爆发危害期,为实现对其有效防控及流行爆发,本试验站联合宾川示范县农业局植保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主要产区葡萄霜霉病葡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今年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及防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希望为今后宾川科学防控葡萄霜霉病提供技术支持。
1 宾川县情况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地处北纬25°32′-26°12′,东经100°16′-100°59′,国土总面积2564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县内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热量丰沛,年平均日照时数2719.4小时,年平均气温17.9℃,无霜期266天,降雨量559.4毫米;
全县优质水果产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宾川先后被评为“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
“中国水果之乡”、“全国兴果富农工程果业发展百强示范县”、“中国优质柑桔基地”、“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宾川柑桔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桔”。
葡萄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长年栽植面积18万亩。
2 霜霉病危害特点及症状
葡萄霜霉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新稍、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柄等幼嫩组织,对着色后的果实、老化的叶片不能侵染。葡萄霜霉病发生后,常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长不良,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植株抗性差。宾川县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一般年份,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55%左右,重发年份,发病面积可达100%,发生严重的葡萄园产量损失可达25-30%,而且严重影响葡萄品质。
症状为受害叶片首先呈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病斑,以后逐渐扩展为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并能相互连接形成大病斑。潮湿时,叶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霜状霉层,病斑最后变褐干枯,叶片早落。嫩梢、卷须、穗轴发病,开始为油渍状半透明斑点,以后逐渐变为稍凹陷黄色至褐色病斑,潮湿时,表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枝梢受害,生长停滞、扭曲、甚至枯死。花及幼果感病呈现深褐色,并长出白色霜状霉层,花穗腐烂,幼果变硬,后为褐色、软化、干缩,易脱落。
3 霜霉病发生时期
今年宾川雨季来得早,雨水偏多,霜霉病发生较早,而且严重,大面积葡萄霜霉病爆发危害。通过调查,宾川县葡萄霜霉病不论是在叶部发病,还是在穗部发病,一般都是4月下旬,从幼果期开始发病;葡萄叶部霜霉病7月下旬-9月下旬,葡萄5-6成熟期到枝条老化期为发病盛期;葡萄穗部霜霉病6月中旬-8月中旬,葡萄硬核期到成熟期为发病盛期。
4 霜霉病爆发调研
宾川县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于2016年6月15日深入到平川镇的康宁村、弥来箐等村,对平川镇的葡萄病虫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与平川镇农业科技人员及时沟通,联合对当地的广大农户进行了霜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指导广大农户积极防治,尽量保护好葡萄叶片,延长其光合作用的时间,以保障葡萄生产的增产增收。
2016年7月13-14日,杨顺林带领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和果树专业硕士毕业生二人到宾川示范县开展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灾害调查及取样。今年雨季来的早,霜霉病发生较快,再加上防治不利,尤其宾川高密度单篱架种植的红地球霜霉病受害严重,还有是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葡萄园发病重;植株过密、枝叶过挤、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葡萄霜霉病发生;经调查及了解,综合起来,全县60-70%面积受到霜霉病侵染,20%防治效果好,基本没有发生霜霉病;10%受到侵染,但防治后,受害较轻。其中20-30%农户没有套袋的基本绝收,30-40%已经套袋的大部分保住果实,但减产20%以上,而且今年价格偏低,现在价格在2元左右,对农户影响很大,30-40%的农户基本只能保本,赚点自己的辛苦钱。对宾川的葡萄产业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及时的转型升级。我们主要对大营镇村村委会发生比较严重的红地球葡萄进行了采样.
2016年8月9—15日,团队成员陈艳林到宾川县(金牛镇华侨农场、罗官村、管岗村、白塔村,力角镇周能村)调查红地球品种及采集葡萄霜霉病叶样品。
每年随着葡萄面积的增加,从销售数量上都在增加,但在2015和2016两年葡萄面积增加较少的情况下,防治霜霉病的药剂种类和数量都增加较大,说明宾川霜霉病发生越来越重。
5 样品采集情况
宾川县两次共采集红地球品种霜霉病样品659份,采集完后及时通过顺丰快递邮寄给了体系病虫害功能研究室王忠跃老师处。
6 防治建议
(1)加强田间管理
生长期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梢等。
多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科学利用修剪技术,生长期适量留枝留果,适当提高结果部位;清除葡萄架下杂草,使其利于通风透光;地势低洼的果园应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2)搞好药剂防治
在雨季或者有水分存在的时期,严格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防治要注重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在未发病前可适时喷施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常用的药剂是铜制剂,葡萄萌芽前喷洒1次3-5度(波美度)石硫合剂,葡萄发芽后,用1:0.5-0.7:200-240倍波尔多液进行喷洒。新梢长度达60左右、开花前后,每隔15天左右用77%硫酸铜钙WP 500-600倍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用70%丙森辛WP 800-1000倍液或72%甲霜•锰锌WP 600-8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WP 1000-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每7-10天,连防3-4次。喷药时一定要重喷叶片背面,使叶片背面着药均匀。
(3)实行果穗套袋
在5月下旬-6月下旬,葡萄处于硬核期-着色期,采用套袋技术,对葡萄果穗进行套袋。
(4)采用避雨技术
在葡萄园内,采用避雨技术,进行搭建避雨棚,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