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忠跃 孔繁芳
1 目的和意义
葡萄溃疡病是最近十来年世界上新发现和发展起来的葡萄病害,国外对此病的病原菌的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相关报道;经近5年监测、鉴定,该病也是我国葡萄生产上的枝干病害之一,会导致葡萄树的树势衰弱,造成与葡萄树势衰弱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该病是由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spp)引起的;经鉴定,目前发现的引起我国葡萄溃疡病的座腔菌至少有4个种。 近几年,在果实成熟期不断出现穗轴褐枯、果实脱落的现象,给葡萄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并且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差异巨大,且在干枯的穗轴上能分离到座腔菌。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是引起葡萄溃疡病的座腔菌导致了穗轴干枯,是溃疡病在穗轴上的一种为害、一种症状表现。但有些学者认为与引起溃疡病的座腔菌无关,即使有关,也不是主导作用。目前,国内、国外仅对此病的病原菌的种类及危害情况有不少相关报道,但对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较少,几乎是空白;并且没有查询到国外有关引起溃疡病的座腔菌与穗轴干枯有关的相关报道。因此,阐明引起葡萄溃疡病的座腔菌与穗轴干枯的关系,不但是全面了解座腔菌在葡萄上为害机理、发病机理的一部分重要内容,而且是解决葡萄产业面临的植保问题的重要内容。本试验使用田间接种试验,选择我国已分离鉴定的、分布普遍或致病性较强的3种引起葡萄溃疡病的座腔菌,在果实生长期的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上进行了接种试验,已阐明其机理并为生产上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菌株
葡萄溃疡病病原菌菌株B o t r y o s p h a e r i a d o t h i d e a (TJG-01)、 Bo tryo sphae ria r hod ina(CSS)及Botryosphaeria stevensii(JT-01)
(2)供试的葡萄品种
醉金香、夏黑、美人指、金手指、圣诞玫瑰、蛇龙珠、黑比诺、马瑟兰、红香蜜、绯红等。
(3)试验方法
①接种方法:采用刺伤和无伤的方法接种:先用75%的酒精将健康的供试葡萄枝干及果穗消毒,用灭菌的接种针将供试材料刺伤,将培养好的病原菌用灭菌的打孔器打成直径为5 mm的菌饼,然后粘在有伤口或无伤口的枝干和果穗上,以接种无菌PDA培养基作空白对照,最后用封口膜封好,以保持湿度,在接种72h后观察其发病症状。
②接种时期:葡萄果实转色前、转色期、近成熟期和成熟期
3 结果
利用采用刺伤和无伤的接种方法将葡萄溃疡病病原菌菌株B o t r y o s p h a e r i a d o t h i d e a (TJG-01)、Bo tryo sp h a e ria rh od in a(CSS)及Botryosphaeria stevensii(JT-01),分别接在健康的枝干和果穗上,经调查结果显示:
(1)刺伤接种容易感病,无伤的不感病;
(2) 不同的病原菌其致病性存在差异,Bot ry o sp ha e ria r h o d i n a (CSS)致病性最强;不同葡萄品种对不同的病原菌感病性也存在差异;
(3)枝干比果穗容易感病,并且在葡萄整个生长期都会感病,在接种5-7d后枝干木质部变褐,出现发病症状;
(4)在果实转色期、近成熟期和成熟期接种果穗都可以感染病害,约接种10天后可以发病;
(5)果实转色前、二次果果穗不易感病。
4 防控措施
(1)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座腔菌是弱寄生性病原菌,并且能在植物的死组织上存活和繁殖,所以清除田间修剪下来的枝蔓和病组织,并对这些残体进行处理,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2)因为是弱寄生性病害,所以合理负载量、健康中庸的树势等非常重要。加强栽培管理、控制产量、合理肥水等,可以有效预防溃疡病的发生。
(3)因有文献报道该病主要通过雨水传播,所以葡萄避雨、减少雨水飞溅,应该是有效措施。
(4)伤口处理和涂抹。冬季修剪时,在修剪口涂药或修剪结束时整园喷洒药剂;在果穗大量出现伤口时,对果穗进行处理等,都应该是有效防治措施。
(5)处理的农药种类。根据有关资料和文献,2010-2012年作者科研团队进行了防控座腔菌导致溃疡病的药剂筛选工作。根据有关试验结果,建议使用药剂如下:在花前花后,使用2-3次50%保倍福美双,在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的同时,降低座腔菌的菌势;对于修剪时期比较干燥的地区,修剪后喷洒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对于修剪时期比较湿润的地区,修剪后使用50%福美双500倍或80%福美双800倍或70%百菌清600倍;在果穗整形后或转色期之后,可以使用25%汇葡5000倍,处理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