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控岗位
李兴红
1 山东葡萄产区病害发生现状
病害种类有: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酸腐病、病毒病、根癌病、白纹羽病,溃疡病等,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炭疽病,常年发生;灰霉病、酸腐病和溃疡病的发生与品种和年份有关;病毒病和根癌病有逐年加重趋势。
葡萄霜霉病在山东蓬莱5月中旬开始发病,危害叶片和幼果果穗,7-8月为发病高峰,随着降雨的多少,发病轻重有所不同,在每次降雨后的3~10天,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一个生长季可有5-7次高峰,病害的潜育期5-10天,在7-8月5天病害可完成一个病程;2013年葡萄霜霉病是一个轻度发生年,常规防治的果园未受到霜霉病的影响。
炭疽病是胶东半岛酿酒葡萄上的一大果实病害,通常病穗率在10%左右,严重的葡萄园有绝收现象,为此,有些葡萄园砍掉“西拉”品种,葡萄炭疽病菌侵染果实主要在果实近成熟期,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胶东半岛地区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有两种Colletotrichum aenigma 和 Colletotrichum.viniferum,主要是C.vini ferum,2013年,炭疽病在山东发生较轻,因8-9月份雨水偏少。
葡萄溃疡病在酿酒葡萄上的发生年度之间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该病是由一类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多雨年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山东地区引起葡萄溃疡病的病原菌有两种:Botryosphaeria dothidea 和Dipodia seriata ,2013年溃疡病在山东省酿酒葡萄上几乎未发现。
病毒病在蛇龙珠品种上发生严重,7月份开始出现症状,8-9月份症状明显,主要是叶子变红,卷叶。
2 山东葡萄产区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1)规范苗木培育,进行苗木消毒
病毒病和根癌病主要随苗木和种条远距离传播。调运葡萄苗时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病症状的苗木,自繁自育葡萄苗时,应从健康的、生产性状良好的母株上采集接穗和插条。为了防止苗木和种条传带根癌病,不要从有根癌病的地区或苗圃引进苗木,并在种植前用硫酸铜等进行浸泡消毒。
(2)清园措施
在田间生长期及收获期,及时清除枯枝烂叶,剪下的枝条严禁堆放田间地头,统一集中销毁处理,减少田间菌量。
(3)栽培管理
选择合理架势,如“厂”字型架势“V”型叶幕等,及时修剪副梢;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加强水肥管理,多施有机肥,避免氮肥过多,平衡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
(4)化学防治
①田间药剂防治
喷施保护剂3-6次,在葡萄萌芽期喷施一次石硫合剂;花前、花后各用一次铜制剂(必备或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葡萄收获后埋土前喷施1-2次铜制剂。
花期施药:在盛花期和花后10天喷药防治灰霉病和果实霜霉病,喷施的药剂可选择:5000倍络菌睛或1000倍寡雄腐霉,重点喷施果穗。
幼果期: 喷施1 次吡唑醚菌酯,重点喷施果穗,可以防治霜霉病,兼治灰霉病和炭疽病。
②生长季节葡萄霜霉病的防控加强病害预测预报,田间发现霜霉病时(通常降雨或大水灌后,在5-6月份期间),严格控制初侵染,可喷施烯酰吗啉或克露或金甲霜灵或吡唑醚菌酯;通常根据降雨和病害发生情况施药,每次降雨后喷施药剂,上述几种药剂交替使用。通常一个生长季用5-7次;防治霜霉病喷药应重点喷施叶背,药剂喷施要均匀周到。
③炭疽病的防治发病严重的果园可考虑采用避雨措施控制炭疽病,避雨可6月中下旬开始,同时也兼治霜霉病;鲜食葡萄可采用套袋技术防治炭疽病。发病轻的果园和酿酒葡萄炭疽病的防治可采用药剂防治,防治时期在果实转色期后开始喷施2-3次杀菌剂,药剂种类可选择: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或氟啶胺,重点喷施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