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09728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华中西南区葡萄园肥料高效利用的技术规程 [2016/1/29 16:22:50] 来源: 作者:Admin
 

华中西南区栽培岗位

杨国顺 白描 周敏 刘昆玉 金燕 徐丰

 

  摘要: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不仅能提供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还能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我国肥料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据统计,2014年我国化肥累计产量达到6933.69万吨,居世界首位,占农业生产成本的25%以上。但是肥料的利用率偏低,研究表明,我国当季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约为10%~25%,钾肥为35%~50%,我国化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仅为30%,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60%~70%的水平。有机肥料利用率也不足40%。肥料利用率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屏障。葡萄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华中西南地区,随着设施栽培模式的推广,加上本身独特的气候条件优势,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逐年增加。

 

  施肥是葡萄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供给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元素,改良土壤特性的重要物质基础,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是葡萄丰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在葡萄园施肥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偏施单元素化肥,轻视无机化肥,单施有机肥或者轻视有机肥,肥料使用单一,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不够重视;二是施肥量不到位,存在着多用、少用、乱用等各种错误的做法,导致葡萄产量下降的同时,果实的品质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华中西南区栽培岗位的研究,就近年开展的肥料高效利用技术做了总结,旨在根据葡萄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规律,结合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制定适合华中西南地区气候条件的葡萄园肥料高效利用的方案,进行科学施肥,对促进该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1 肥料的种类及特点

 

  肥料是施于土壤或植物的地上部分,直接或间接给植物提供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改善土壤性质,预防和防止植物生理性病害的一种有机或无机的物质。肥料可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和其他肥料。

 

  1.1 有机肥

 

  有机肥也称农家肥料,是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自行收集、积制,经腐熟分解后,使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它含有大量生物物质,比如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有机肥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类型。

 

  有机肥具有以下特点:一、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二、具有胶体特性, 能吸附较多的阳离子,因而使土壤具有保肥性、保水性、缓冲性,还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三、是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1.2 无机肥

 

  无机肥又称矿质肥,简称化肥,是指从地矿、海水、空气中提取营养元素,经过化学方法合成或物理方法加工而成的肥料。包括无机复合肥、水溶性肥料、控释肥料、叶面肥等类型。

 

  无机肥的特点如下:第一、不含有有机质,只能供给作物养分,改土培肥作用较小;第二、复合肥肥效较快、但肥效不持久;第三、容易流失、挥发、淋洗或被土壤固定,利用率比较低;第四、化肥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1.3 微生物肥

 

  以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活性微生物制剂。微生物肥料根据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根瘤菌肥料类、放线菌肥料、真菌类肥料、藻类肥料、复合型生物肥料。具有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提高有机肥肥料的利用率的特点,同时还能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1.4 其它肥料

 

  指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及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肥料。

 

  2 葡萄的营养特性

 

  2.1 葡萄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葡萄的生长发育所需矿质营养元素较多,既需要大量元素如氮、磷、钾、钙、镁,对硼、锰、锌、铜、铁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

 

  氮、磷、钾是葡萄“营养三要素”,也是葡萄生长周期中需求量最多的三种养分元素。氮素是叶绿素的主要组成元素,氮素的积累可以加深叶片的颜色,增大叶面积,还可以促进碳同化作用;它能促进萌芽和新梢的生长,同时还能促进果实膨大,对果实产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磷能促进须根的形成和生长,及时适量的磷肥供应还能促进花芽分化,使果实成熟加快,促进着色,增加果实中糖酸比。葡萄是“钾质作物”。钾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积累与运输,还能促进果实糖分代谢,增强植株抗病虫害的能力。

 

  镁是叶绿素和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镁素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光合作用的强弱,在我国,各地缺镁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尤为明显。

 

  钙是葡萄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适量钙素可以有利于对氮、磷的吸收,此外,钙还有中和酸性土壤的作用。

 

  硼能刺激花粉粒的萌发和子房的发育,对受精过程有很特殊的作用,能明显提高座果率。

 

  锌是好的催化剂,有促进生根,提高坐果率和增加产量的效果。

 

  铁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叶绿素合成的重要组分。

 

  2.2 葡萄的营养需求

 

  一般生产1000 kg浆果,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3.05.9kg,磷1.52.8kg,钾3.66.8kg。施入葡萄园的肥料,一部分被淋失、挥发掉,主要是氮、钾元素,磷元素有一部分被土壤中某些矿质元素固定而不能被葡萄根系吸收,有机肥料有一部分在土壤中当年不可能被吸收。因此,肥料的施用量要高于葡萄所吸收量的数倍。

 

  因此, 生产中, 一般每667m2 的年氮肥施用量在1218kg,磷肥量为1015kg/667m2 五氧化二磷,,钾肥量为1522kg/667m2 氧化钾。

 

  3 葡萄园施肥

 

  3.1 品种选择及施肥量

 

  葡萄所需氮、磷、钾之比约为1:0.8:11.2。根据不同品种的需肥特性,每亩施肥量大约为,较耐肥品种: 3540kg,五氧化二磷3035kg,氧化钾4045kg;中等用肥品种:30kg左右,五氧化二磷2530kg,氧化钾3040kg;控肥、控氮品种:2025kg,五氧化二磷2025kg 氧化钾3035kg

华中西南地区葡萄园每生产1 0 0 0 k g 葡萄, 一般施用有机肥 2 0 0 0 2 5 0 0 k g 施复合肥1015kg,每1000kg有机肥中加2030kg过磷酸钙计算施肥量。

 

  3.2 基肥

 

  基肥又称为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同时也加入适量的化肥,此期氮、磷、钾肥分别占全年的用量的34%60%15%。基肥宜10 月中、下旬前施用,此时正值葡萄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利于吸收。基肥一般每年施1次,也可以隔年施1次。施肥量是根据当地的不同品种的生理特性及长势,树龄,负载量等请况而定

 

  (1)按品种长势(包括砧木品种长势)施用。腐熟的优质畜、禽肥从第2年挂果开始施,长势较弱需肥量较多的品种亩施2000kg左右;长势中庸的中肥品种亩施1500kg左右;长势旺盛需控肥控氮品种亩施1000kg左右。再根据当年树体情况,计划下一年产量、肥料质量作调整。各种品种每亩配施过磷酸钙 50kg左右(适宜中性偏碱的土壤),或每亩配施钙镁磷肥(缓效性)100kg左右(适宜酸性土壤)

 

  (2)易落花落果的品种,如巨峰、峰后、先锋1号、信侬乐等品种,畜、禽等有机肥用量控制在每亩1000kg以内,或隔年施用1次。

 

  (3)易单性结实的品种,如甬优1号、早黑宝等,畜、禽肥等有机肥用量控制在每亩1000kg以内,或隔年、隔2年施用1次。

 

  (4)长势特旺的品种,如美人指、里扎马特、奇妙无核、克瑞森无核、郑果大无核、金星无核、无核早红、夏黑无核、香悦等品种,畜、禽肥用量控制在每亩1000kg以内,或隔年施用。土壤pH6以下的酸性土,石灰施用量一般为100kg/667m2,与肥料混匀后施入。

 

  除了施用上述有机肥以外,基肥中还应该加入500kg的磷肥,1015kg的硫酸钾,2kg的硫酸锌。

 

  3.3 追肥

 

  追肥又叫补肥,在葡萄生长期进行,主要用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一般以追施化肥为主,主要从以下几个时期追肥:

 

  (1)萌芽肥:在萌芽前15天左右施用,以促进发芽的整齐和新梢生长。萌芽肥主要以氮素为主,占全年氮肥用量的20%左右,每667m2施尿素2.55kg坐果率高、需肥量大的品种如红地球要施萌芽肥,坐果率低、长势旺的品种如巨峰系列,红宝石无核等可以不施。

 

2)花前肥:在花序分离至开花前施用,需要较多的氮肥和一定的磷、钾肥。每667m2施尿素2.55kg,氮、磷、钾复合肥1020kg,镁肥、硼砂等也在此时施用,硫酸镁2.55kg/667m2,硼砂2.02.5kg/667m2

  果不好的品种:如巨峰、峰后、先锋1号、信侬乐等;易单性结实的品种:如甬优1号、京优、早黑宝等;长势特旺的品种:如美人指、里扎马特、奇妙无核、郑果大无核、克瑞森无核、金星无核、无核早红、夏黑无核、香悦等;上述品种不施氮素化肥和含氮复合肥。如应施镁肥、硼肥等肥料应在此期施入。生产上为了省时省力,常将花前肥与萌芽肥一齐施用。萌芽前主要补充氮磷钾肥,开花前补充镁、硼肥。

 

  (3 壮果肥: 可分两次施用,每次施肥量各占50%左右。第一次在花后1518d施用,此时多数品种生理落果基本结束。

 

  第二次施肥期,在第一次施肥后1012d施用。这个时期主要施氮磷钾复合肥,配合施硫酸钾肥。氮、磷、钾复合肥3040kg/667m2,硫酸钾20kg/667m2。需肥量较多品种、挂果量较多、长势中庸或偏弱的葡萄园,可配施尿素510kg/667m2

 

  (4)着色肥:在果实硬核期进行,早熟品种在花后45d左右,中熟品种在花后50d左右,晚熟品种在花后55d左右。在着色期果实仍可增重30%50%。这次追肥主要解决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的矛盾,而且显著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和枝条正常老熟,施肥以钾肥为主,每667m2施硫酸钾1520kg

长势中庸或偏弱、挂果偏多的葡萄园,施硫酸钾20kg/667m2左右,还可配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667m2。对于长势过旺的品种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

 

  (5)采果肥:又称还阳肥,一般在果实采收后1030天内进行,有恢复树势,增长树体营养的作用。采果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每667m2施尿素10kg左右。早熟和中熟品种在采果后到施基肥前还有12个月的时间,可以施用一定的氮素来补充一定的营养;晚熟和极晚熟的品种采收期一般可以持续到910月,可以用施基肥来代替采果肥。长势旺盛的早、中熟品种,采果后枝叶生长仍很好可不施采果肥。

 

  3.4 施肥方式

 

  3.4.1 沟施、穴施和撒施

 

  传统的施肥方式有沟施、穴施和撒施。沟施即距主干3050cm,挖深4050cm,宽2030cm的施肥沟,将肥料施于其中,覆土,浇透水;穴施即在离每株树周围30cm左右挖23个深2030cm的施肥穴,然后施肥,浇透水;撒施即将肥料均匀的撒在植株周围的土壤表面,通过轻耕,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浇透水。传统的施肥方式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肥料的流失、浪费,肥料利用率低。

 

  3.4.2 叶面喷施

 

  将肥料溶于水中,稀释到适宜浓度后直接喷于植株上,通过叶片、嫩梢和幼果等吸收进入体内。常用肥料的叶面喷施浓度如表1所示。

 

  叶面喷施可以作为施肥的补充,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只有等叶片表现出缺素症状以后才能进行补救,叶营养分析技术的诞生,很好的弥补了该方面的不足。

 

  叶营养分析分析技术是根据树体的营养状况,通过叶样品分析来确定和调整葡萄的施肥。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用来指导施肥的主要技术,因为葡萄在生理上对某种元素的需求是恒定的,叶中营养元素的含量能及时地反映植株的营养水平,能在形态判断的基础上更加精确地反映出来哪些元素的丰缺。

 

  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的李港丽等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了我国葡萄叶分析的标准值,可作为指导我们施肥的依据。(如表2)叶面喷施较上述施肥方式省工省力、葡萄吸收快、可迅速缓解缺素症状,但是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能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喷施为辅,这样才能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益。

 

 

  3.4.3 水肥一体化

 

  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通过将施肥与节水灌溉有效结合,按照科学配方,将水溶性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根据作物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和土壤水分、养分状况,把水和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葡萄根系的一种新的灌水施肥技术。研究表明,葡萄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每年可减少灌溉用水144立方米,节水39.4%;可减少化肥(纯养分)用量6.5kg以上,省肥8%;可减少喷药2次,省农药1.8kg,节省农药成本50元,每亩提质增收800元,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通过在全园铺设滴灌管道,将肥、水一齐输送到葡萄根系附近。一般沿葡萄行向将滴管铺设于地表上,滴管在葡萄植株两侧开微滴孔。滴灌系统的操作:①首先调节注肥泵的压力,保证能顺利将肥水注入灌溉水中;②加肥前,灌溉系统先运行1020min,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待灌溉区所有滴灌头正常滴水后,将葡萄专用微灌肥按要求配比溶于配肥容器中,启动注肥泵向输水管中注入肥水;③控制加肥速度,以免根系局部肥料溶度过高,对其造成伤害,一般保证肥料在半小时左右全部吸完;④滴肥结束后,灌溉系统要继续运行30min左右,清洗管道,以免肥料残留在滴灌管中,造成灌孔堵塞,以保证肥料全部施于土壤,并渗到要求深度,提高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