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1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南宁3个葡萄品种夏果和冬果品质比较分析 [2016/1/22 15:25:14] 来源: 作者:Admin
 

南宁综合试验站白先进

周咏梅 张瑛

 

  近年来广西葡萄面积和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沿用巨峰等少数单一品种进行一年两收技术的推广面积日益增加,造成了果实采收期比较集中、市场竞争大、从而难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此外生产上存在一茬果成熟期遇高温高湿造成果实着色不良、病虫害严重、果实偏软等问题,二茬果遇冬季低温导致果实降酸难、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这就迫切的需要我们选育出适应我们本区的气候特点,且品质优良的葡萄新品种,以此来丰富我区的葡萄品种以及调节葡萄产期,从而真正的促进广西的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本研究以3个葡萄品种为材料,从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它们在广西的生态适应性,旨在为品种选优、加工利用及良种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3个葡萄品种为:桂葡3号、桂葡4号、巨峰。栽培于广西农科院明阳双季葡萄园示范基地,苗木为扦插苗,品种分小区种植。

 

  1.2 试验地概况

 

  南宁属亚热带季风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21.7摄氏度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1300mm

 

  1.3 试验方法

 

  (1)于20121220日采集葡萄各品种冬果样品,2013720日采集夏果样品,每品种选择15棵单株,每株选植株中上部葡萄一串,共15串,上午采样后用塑料袋分装,立即带回实验室置于冰箱4℃保存,测定果实各项指标。

 

  (2)果实外观品质的测定从每个品种选取的15串葡萄中随机选择50颗以上葡萄果粒,用游标卡尺测定果粒纵、横径,用电子天平称取单粒重和穗重。

 

  (3)果实内在品质的测定将每个品种选取的15串葡萄果粒混合均匀,取其中500g鲜样榨汁用于测定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数显PAL-1测定,可滴定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晁无疾,1995),可溶性总糖用酸水解、菲林滴定法测定, 白藜芦醇含量、氨基酸总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多酚含量采用体外非酶法测定。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数据统计软件及DP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葡萄品种夏果外观品质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3个葡萄品种夏果的外观品质差异较大。经显著性分析,巨峰纵径达27mm以上,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巨峰的横径最大,为25.21mm,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桂葡3号的果形指数为1.25,与其它两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表明桂葡3号果形为椭圆形,其它品种为近圆形或扁圆形;巨峰单粒重达9g以上,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桂葡萄3号的单粒重最低,为4.09g;巨峰穗重最高,为434.0g,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桂葡4号的穗重中等,桂葡3号的穗重最低,为298.5g;从果皮颜色来看,三个品种之间颜色差异较大,桂葡3号为黄色,桂葡4号为浅粉红色,巨峰为紫红色。外观品质差异不仅与品种本身特性有关,还与南宁的生态气候条件相关。

 

 

  2.2 供试葡萄品种夏果内在品质比较

 

  (1)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高低决定葡萄的口感。由表2可知,3个葡萄品种夏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差异。经显著性分析,桂葡4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20.6%,显著高于其它品种。

 

  (2)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比较可滴定酸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优质的鲜食葡萄其浓郁的风味主要由高糖中酸构成。从表2可看出,桂葡3号和桂葡4号的可滴定酸含量相当,达0.6%以上,显著高于巨峰。

 

  (3)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比较葡萄中总糖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麦芽糖及部分水解的淀粉。与可滴定酸一样,葡萄中总糖也是构成葡萄风味的主要成分。从表2可知,可溶性总糖含量从高到低为巨峰、 桂葡3号、桂葡4号。

 

  (4)果实Vc含量比较维生素是果品营养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葡萄果实中Vc含量高,葡萄植株的耐寒力和免疫力亦强(郭金华等,1999)。由表2可知,桂葡4号的果实Vc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

 

  (5)白藜芦醇含量、多酚含量、氨基酸总量比较白藜芦醇是葡萄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其含量的高低可衡量葡萄酒品质的优劣。由表2可看出,桂葡3号和桂葡4号的白藜芦醇含量显著高于巨峰。巨峰的多酚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桂葡4号和巨峰的氨基酸总量较高,显著高于桂葡3号。

 

 

  2.3 供试葡萄品种冬果外观品质比较

 

  由表3可知,3个葡萄品种的冬果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和夏果的差异情况类似。与夏果相比,每个品种的冬果果粒纵横径均减少1-2mm,单粒重减轻0.5-2g,穗重减轻约20%,果形指数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冬果果皮颜色与夏果均有较大差异,冬果的颜色更深,果粉更厚。

 

  2.4 供试葡萄品种冬果内在品质比较

 

  从表4可知,3个葡萄品种冬果内在品质差异情况与夏果类似。与夏果相比,每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2-1.8个百分点,同时可滴定酸也提高了20%-100%,可溶性总糖增加1.0-2.0个百分点。整体上看,冬果Vc含量、多酚含量、氨基酸总量比夏果低,冬果白藜芦醇含量比夏果高。冬果香气更为复杂和浓郁。

 

  综合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分析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夏果果实品质表现差异较大, 桂葡4号大粒大穗、高糖,高Vc,果皮颜色鲜艳,适合作为鲜食品种推广,桂葡3号黄色、小粒、白藜芦醇高、香气特殊,适合作为酿造加工及鲜食兼用品种推广。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之间夏果和冬果果实品质表现差异较大,桂葡4号大粒大穗、高糖,高Vc,果皮颜色鲜艳,适合作为鲜食品种推广,桂葡3号黄色、小粒、白藜芦醇高、香气特殊,适合作为酿造加工及鲜食兼用品种推广。

 

  葡萄品种果粒大小是葡萄商品价值的主要外观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果粒大小的权重值甚至超过果穗大小的权重值。在当前国内鲜食葡萄品种中,大果粒类型仍以巨峰系品种为主,平均单粒重约在10.00 g以上(晁无疾, 1995)。本研究结果表明,桂葡3号和桂葡4号品种单粒重均偏低。地域或栽培管理方式对单粒重也有一定影响。对于适合作为鲜食品种的桂葡4号,也可通过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果实发育,增大果粒质量和和果穗质量,提高其外观和商品价值。

 

  供试的3个葡萄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夏果和冬果之间果实品质差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单粒重、果形、Vc含量、可溶性总糖方面差异大,体现出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宝贵的葡萄不仅可作为加工或鲜食的优良原料,而且可作为育种材料进一步进行葡萄品种的改良,选育出适合在南宁湿热气候种植且品质优良的葡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