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控岗位
李兴红
北方设施葡萄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和白粉病,有时也有病毒病和根癌病。新建果园在品种选育上优先选用抗病品种;葡萄休眠期利用硫磺或烟剂进行棚室消毒,以生态调控为主,采用高光效架势提高葡萄生境,避免与瓜类作物间作,春季套种蔬菜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相对湿度在70%以下,遇有春季阴雨天气采用百菌清或腐霉利烟剂熏蒸,对白粉病发生严重的棚在葡萄萌芽期喷施石硫合剂;在葡萄采收后喷施1-2次铜制剂和1次石硫合剂,生长期进行病害监测,发病初期采用生物或化学药剂防治,施药2-3次。
1 选用抗病品种,栽植健康无病葡萄苗
新建园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合理进行品种搭配,通过抗病品种的选用达到病害的控制目的,通常欧美种对白粉病比较抗病;一些果穗紧密的品种容易感染灰霉病如 “金香玉”、“红地球”、“红宝石”等;比较抗溃疡病的品种有:“美人指”“峰后”;“夏黑”对溃疡病比较感病。
病毒病和根癌病主要随苗木和种条远距离传播。新建园尽量选用脱毒苗;调运葡萄苗时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病症状的苗木,自繁自育葡萄苗时,应从健康的、生产性状良好的母株上采集接穗和插条。为了防止苗木和种条传带根癌病,不要从有根癌病的地区或苗圃引进苗木,并在种植前用硫酸铜等进行浸泡消毒。
2 栽培技术
以生态调控为主,选择合理架势( “ 厂” 、“H” 、“T”等),合理密度,改善栽培环境,通风透光;避免与瓜类作物间作,春季套种蔬菜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相对湿度在70%以下,进行产量调控,合理负载量,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容易积水的葡萄园在葡萄园周边深挖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避免积水对植株的根系发育不利影响。
3 利用保护地设施栽培,通过避雨可以避免炭疽病、霜霉病的发生
(1)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
(2)葡萄简单避雨设施的选择
葡萄避雨设施可因地取材,葡萄避雨棚基本采用两种设计结构,一种为较结实耐用的钢架避雨棚,适用于篱架或棚架栽培,结构以类似温室的拱架为主体,常采用双拱焊接。拱高3.2m,地锚及压膜线挂钩用红砖和混凝土浇注成条形基础,深度约为50cm。拱架间隔1m一个。顶部覆盖材料为希腊PEP长寿无滴膜,厚度为0.06-0.12mm,膜四周采用卡槽、卡簧固定。两侧距地1.5-1.8m及两端在生长季节不覆盖棚膜。另一种为简易避雨拱棚,该棚比较简便,费用少。在原水泥架顶端加固一根长约1-1.5m或更长的横梁(根据株行距而定)。用0.5-0.8m的支柱支撑,横梁两端拉10号铅丝。将做拱的竹片固定在铅丝上,拱片间距1m,每隔一定间距(4-6m)将固定竹片的铅丝横向相连,形成稳定牢固而且东西南北方向均连成一体的网状结构。所选用的边杆和地锚或支撑要有足够大的强度。在其上覆膜,膜厚为0.04-0.08mm,在拱上加压压膜线或绳索。
(3)避雨时期的选择
在北方地区,避雨在7月初,早熟品种可在6 月中下旬开始避雨,避雨措施可有效的防治葡萄炭疽病和霜霉病;也可采用套袋防治葡萄炭疽病。
4 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害侵染源
在田间生长期及收获期,及时清除枯枝烂叶及病穗病果,统一集中销毁处理,减少田间菌量,禁止将剪枝堆放在田间地头。
5 进行药剂保护,防控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
在葡萄萌芽期喷施一次石硫合剂;花前、花后各用一次铜制剂(必备或波尔多液),葡萄收获后,喷施1-2次铜制剂,埋土前喷施一次石硫合剂。以上几次药剂主要起到病菌的铲除和保护作用。
6 棚室消毒和烟剂熏蒸
葡萄休眠期利用硫磺或烟剂进行棚室消毒,遇有春季阴雨天气采用百菌清或腐霉利烟剂熏蒸。
7 利用生物、化学药剂防治灰霉病和白粉病
防治葡萄灰霉病和白粉病的生物制剂有:寡雄腐霉、宁南霉素、和木酶制剂等;防治白粉病的化学药剂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防治灰霉病的化学药剂有络菌睛、啶酰菌胺等。在花期和花后10天喷施两次杀菌剂防治果实灰霉病和白粉病害。治疗叶部白粉病是初发期开始用药,连续3-5次,田间施药时喷药要周到均匀;叶片正反面都要打到,枝干上也要喷到,打药的质量及打药时期对白粉病的控制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