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文旭
摘要: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传统“篱架” 、“v”型架对伊犁67团赤霞珠葡萄节间生长情况、果实相关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出适宜当地赤霞珠葡萄优质、高效生产的架式与树形。结果表明:采用“v”型架的整形方式可显著的增加结果枝的节间长度,降低节间粗度;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地增加单穗重、单粒重、果实纵横径、每棵树结果数。“v”型架在品质、产量均好于篱架,对当地酿酒葡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篱架;双厂“U”型架;酿酒葡萄
近些年,林果业已成为该团经济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团场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大力发展酿酒葡萄产业,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下降,导致赤霞珠葡萄收购价格逐年下降。
葡萄酒的质量取决于原料的质量,葡萄果实中构成成分的含量与平衡关系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葡萄酒质量。其中酿酒葡萄中糖、酸、酚类物质含量(包括单宁、花色苷、黄酮、酚酸等类物质 )以及芳香物质含量,对葡萄酒的外观、香气、口感风味都起重要作用,因此,果实中的还原糖、总酸、酚类物质以及香气指标经常作为评判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指标。
为了提高品质,稳定产量,增加种植人员收入,我们2014年在四师67团赤霞珠葡萄上进行树形对比试验,以期对当地酿酒葡萄生产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六十七团位于东经80°74′53″,北纬43°79′23″附近。属温带亚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4°C ,年均降水300mm,土壤以戈壁沙质为主。该团水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实无霜期155~188天,酿酒葡萄种植面积933公顷。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2013年定植,行株距为3.0m ×0.5m, 面积1 公顷。浇水采用滴灌方法,葡萄园土肥条件好,管理水平高,气候条件代表了新疆伊犁大部分葡萄产区。
1.3 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 试验于新疆兵团第四师六十七团七连进行。共设1个处理,1个对照。对照为篱架:面积0.5公顷;处理为 “V”型架:面积0.5公顷。
(2)树形及修剪管理 新疆兵团第四师六十七团七连赤霞珠(篱架) 如图1 所示: 从地面向上,依次为1、2、3道钢丝,距地面的高度依次为:70cm、110cm、150cm;在2013年10月26日秋季修剪时对第二道钢丝以下的所有副梢和芽做绝后处理;在第二道钢丝以上,每个结果枝留2-3个芽短剪。
新疆兵团第四师六十七团七连赤霞珠(“V”型架)如图2所示:一个主蔓上着生2条结果母枝倾斜水平绑在第一道铁丝上。秋季修剪时对第一道钢丝以下的所有副梢和芽做绝后处理;在第二道钢丝以上,每个结果枝留1个芽超短剪。
2 处理、测定和统计方法
2.1 处理方法
在2014年4月底,分别选取处理和对照的中庸树20棵,每棵树上选取中庸结果枝条1个,对选取的中庸树和结果枝条做挂牌处理。在2014年6月1日、7月1日、8月1日、9月1日测量挂牌结果枝条4、5、6节的节长和节粗,9月4日随机采集处理和对照中庸果30穗葡萄,现场测定单穗重,单粒重、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剩余葡萄放入内有干冰的泡沫箱中,带回化验室放入-20°的冰柜中待测可滴定酸、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4个指标。
2.2 测定方法
节长、节粗、果实纵横径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节长、节粗数据取4、5、6节的平均数;单穗重、单粒重用千分之一天平秤重;以手持糖量测定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GY—B型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 以上指标均重复30次。可滴定酸的测定采用NaoH滴定法,坐果率采用计数法测定,以上两项指标重复10次。总酸含量(以酒石酸计)采用 酸碱滴定法测定 ,总酚含量(以没食子酸计) 、单宁含量(以单宁酸计)采用甲基纤维素沉淀法测定,总花素含量采用pH示差法测定。
2.3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用 Excel2003和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LSD法检验其差异显著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树形对“赤霞珠”葡萄节长的影响
不同树形的节长变化总体呈先升后稳定的趋势,“V”型的节长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大于篱架,其中在7 月1 日至9 月1 日之间,“V”型的节长显著的大于篱架(P≤0.05);在果实成熟期9月1日时,“V”型的节长比篱架增加了11.04%。图 3。
3.2 不同树形对“赤霞珠”葡萄节粗的影响
不同树形的节粗变化总体呈先升后稳定的趋势,篱架的节粗在整个生长期内均显著的大于“V”型(P≤0.05);在果实成熟期9月1日时,篱架的节粗比“V”型增加了34.85%。图 4。
3.3 不同树形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V”型树形的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均高于篱架,差异不显著;可滴定酸含量低于篱架,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显著的高于篱架(P≤0.05),比篱架提高了8.84%。表1。
3.4 不同树形对“赤霞珠”葡萄其他品质的影响
“V”型树形的单穗重、单粒重、果实纵横径、每棵树结果数均显著的大于篱架(P≤0.05),比篱架提高了37.07%、47.06%、26.8%/19.05%、700%;每棵树结果数比篱架高了8倍;座果率略高于篱架,差异不显著。表2。
4 结论
对67团两年生赤霞珠而言采用 “v”型架的整形方式可显著的增加结果枝的节间长度,降低节间粗度;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地增加单穗重、单粒重、果实纵横径、每棵树结果数。“v”型架在品质、产量均好于篱架,对当地酿酒葡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