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孙聪伟
适宜的叶面肥施用对葡萄生长有促进作用。于2015年3月至9月期间,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葡萄核心示范园进行了叶面肥“Algifol”肥、“Sipfol”肥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期为田间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田间试验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葡萄核心示范园内进行。供试果园土壤为轻壤质复石灰性褐土,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3.1g/kg,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8.4、20.2和120mg/kg,pH7.6。供试葡萄为14年生巨峰,篱架栽培,水平龙干形+“v”形叶幕,株行距1m×2.3m,管理水平中等。
1.2 试验设计
树体出土萌芽后选取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植株3 0 棵, 进行不同叶面肥处理:“Algifol”肥(含海藻酸水溶性肥)1000倍液、“Sipfol”肥(含氨基酸水溶性肥) 6 0 0 倍液( 世科姆公司提供),以空白作对照。每个处理10株,单株重复。分别于开花前(5月4日)、果实膨大期(6月8日)、果实转色期(7月7日)进行3次叶面喷肥,均在晴好天气进行。在新梢生长期测定新梢生长量,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
供试田块其他肥料使用情况:4月7日追肥,穴施尿素1.5两/株;5月30日追肥,尿素二铵比1:1,0.3斤/株;6月25日施高氮型水溶肥,20斤/亩;6月27日水溶肥,NPK含量比为5:2:10,用量为3斤/亩;7月9日高钾型水溶肥,4斤/亩。供试田块农药使用情况: 4月21日,70%甲托1200倍液+乐斯本1800倍液;4月29日,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吡虫啉225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800倍液+硼砂500倍液;5月12日,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吡虫啉225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800倍液+硼砂500倍液;5月31日,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800倍液+氯吡脲;6月5日,甲托+保倍福美双+乐斯本;6月10日,保倍+嘧菌酯+乐斯本+苯醚甲环唑;6月18日,必备400倍液;7月2日,必备400倍液;乙磷铝600倍液+甲托900倍液。
1.3 测定方法
(1)新梢基径调查 每处理选定长势基本一致的新梢(结果枝)10枝,于新梢生长期每周调查新梢基径粗度。
(2)果实品质测定 果实成熟期,每处理选取果穗6穗,测定果穗重、穗长、穗宽、粒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度等。
(3)安全性调查 试验期间多次观察供试叶面肥对作物有何肥害症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叶面肥对新梢基径的影响
由图1可见,不同叶面肥处理并未改变葡萄新梢的生长进程,但不同处理显著影响新梢基径。其中以氨基酸叶面肥处理新梢基径一直处于高水平,6月23日以后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海藻酸叶面肥处理和对照处理间(7月7日除外)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叶面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表1中,不同叶面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不同指标影响不同。不同叶面肥处理后,果实穗重以海藻酸处理最高,为597.28g,是对照处理的1.11倍,其次为氨基酸处理,为558.52g,对照处理最低,为538.62g。穗长氨基酸>海藻酸>对照,穗宽三者间差异性不显著。单粒重以氨基酸处理最高,海藻酸处理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三个处理海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18.70%,分别比氨基酸处理和对照处理高0.73%和0.62%,其他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酸度差异不显著。
3 结果与讨论
与土壤施肥相比,叶面喷肥施用量少,发挥作用快。本试验通过施用叶面肥,与对照相比,在促进新梢生长、提高果实品质方面均有优势,且不同种类叶面肥发挥的作用不同。氨基酸叶面肥能够显著促进葡萄新梢加粗生长,从而有利于新梢生长量的积累。海藻酸叶面肥处理后,提高了果实穗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