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综合试验站
杨顺林 郭淑萍 陈艳林
摘要:云南德钦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高山峡谷流域,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独特气候 适宜葡萄生长,种植的葡萄具有糖分高、香气物质和酚类物质丰富等特点。土壤多为沙石土壤,适合葡萄树的根系往下生长,能吸收到更多的矿物质,根深叶茂,生产出优质葡萄。
1 葡萄园选址
(1)土壤
葡萄比较喜欢粗砂壤土和砾质壤土。在德钦主要以砂壤土和砾质壤土为主,较适合种植葡萄。
(2)地势
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基本没有平地。山地葡萄园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昼夜温差大,随海拔的升高紫外线光波增加,对提高浆果品质有良好作用,是生产葡萄酒优等原料和耐贮运葡萄的好地方。
2 葡萄园规划
在山坡或丘陵地带建园,要重视水土保持,依地形、地势划分不同面积的栽植区,采用等高或梯田种植,注意充分利用石坡、小河、山谷等非耕地。在低洼、盐碱地,注意土壤改良和建立完好的排灌系统后建园。
3 酿酒葡萄品种选择
目前在德钦地区种植的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主要有赤霞珠、美乐和西拉;白色酿酒葡萄品种有霞多丽、意斯林和威代尔等。
4 酿酒葡萄的定植
(1)整地与挖定植沟(穴)在定植前深翻 40厘米左右,清除其他杂物,按栽植区整平。依行向挖定植沟,一般深、宽不少于 60厘米,把表土与底土分别存放,挖好后先在沟底撒上撒上一层切细的青稞秸、大麦秸、玉米秸和绿肥等作物秸秆,与土混合,厚约 10~15厘米,再填入表土 10~15厘米,以及有机肥如圈肥、堆肥、绿肥等混合物,最后填入底土与地面平。
(2)栽植密度
在德钦,由于土地稀少,且坡度较陡,田间小路较窄,不适合机械操作,因此葡萄的行距可以适当缩减,一般为1.8~2米,当然还要根据未来采用的酿酒葡萄的架式来合理安排株距。如采用单干双臂或头状整形的株距适宜株距为1米,单干单臂整形的株距最小可以控制在0.5米。
(
3)定植时期与方法
① 植时期
葡萄苗木到次年春季(4月下旬)分期定植,成活率及植株的生长发育差异不大,以早春定植为好。
② 植方法
栽植前将合格的苗木用清水浸泡 1 天左右,地上部用 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0.1%~0.3% 的五氯酚钠消毒,定植时根部蘸泥浆水(一份黏土加一份鲜牛粪和适量的水调成浆状)和生根粉,以利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并促进根系生长。
③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要做好保墒工作,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若早春浇水过多,易降低土温,不利于生根和发芽。如土壤干燥必须灌溉时,应在栽植沟的一侧开沟灌溉,使水渗入土堆内,浇完后立即平沟,以利保温保湿。新梢长至 30 厘米时进行立架和绑缚,以利于通风透光,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虫为害。
(4)葡萄园的支柱
葡萄园的架材主要是支柱和铁丝,支柱可用水泥柱、石柱和木柱等。山区葡萄园,就地取材采用石柱,石柱高2.0~2.5米,粗7~10厘米。按照行距2.0米,行长60米,柱距8.0米,每亩所需支柱数目为48根。
5 葡萄的架式管理
科学合理的树形是优质稳产的重要保证条件,结合德钦的土壤、气候条件,为生产高品质的酿酒葡萄原料,宜采用主干式架形,实行单干双臂、单干单臂整形。主干高以70~80厘米为宜,株距大于1米可采用单干双臂,株距小于1米可采用单干单臂整形。
6 葡萄园的土壤管理
一般采取距植株40~50厘米挖深沟,幼龄葡萄园沟深30~40厘米,成龄葡萄园沟深40~60厘米,沟宽40~70厘米,隔一行翻一行。深翻结合施基肥,能起到定期更新根系和保持根系具有最大吸收能力的作用。中耕可以防止杂草滋生和有害盐类上升,保持土壤水分与养分,改善通气条件,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有效营养物质和减少病虫蔓延。葡萄园的中耕多在生长季节即5~9月进行,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全年4~8次。
7 葡萄园的水分管理
一般葡萄园的灌溉,可分为:发芽前后,灌后加强保墒,保证植株有足够的水分,对葡萄全年的生长与结实有很重要的作用。花前10天左右灌一次水,可以满足新梢和花序生长的需要。花后一周幼果开始膨大,新梢生长旺盛,植株消耗的水分不断增加,花后10~15天应灌一次水。浆果生长至成熟期,浆果生长期间,水分充足,可以增大果粒体积,提高产量。
但浆果成熟时,特别是采收前水分过多,则延迟浆果成熟并影响色、香、昧,降低品质,严重时(特别在前期干旱条件下)则易产生裂果和加剧病害的蔓延。成熟期间应注意合理调节水分,保持土壤适宜湿度。一般采收后植株需水量逐渐减少,树体内营养物质进入了一个积累阶段,结合施基肥进行灌溉。葡萄园周年灌溉的次数通常为4~7次,有些地方可达15次以上。葡萄园周期需水和控水可归纳为:灌(萌芽—开花前)—控(花期)—灌(浆果生长期)—控(浆果成熟期)—灌(采收后)的过程。
8 葡萄园的肥料管理
多以有机肥为主,常见的有机肥可分为圈肥,堆肥,厩肥,人粪尿,土杂肥及绿肥等。有机肥不仅能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某些生长激素,而且对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良沙土与黏土的土壤结构都有良好的作用。有时配合适量化肥,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不断地供给葡萄植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基肥多在采收后、土壤封冻前施入,以利于肥料的分解、根系伤口的愈合和及早恢复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增加树体内细胞液浓度,提高抗旱、抗寒能力。集中施用有机肥(亩施5000千克左右)对根系更新,扩大吸收面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均起到良好作用。
9 葡萄的整形与修剪
注意与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方式,营养条件及立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密切结合,制定出科学的整形与修剪技术方案,通过抹芽、除萌、定梢、摘心、除卷须、副梢处理和摘老叶等措施,可改善园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无效消耗,调节养分流向,使营养集中于结果枝上,促进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提高当年产量和品质。
10 葡萄的采收
葡萄浆果从开始至生理成熟后,一般可分为成熟始期、成熟期、生理成熟期及过熟期四个时期。应在气温凉爽、湿度较小时采收为好,如早上露水干后,午间高温来临之前,以及午后凉爽时最适合,采前5天停止灌溉,15天停止喷洒任何农药。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阴、雨、雾天)的条件下采摘。德钦产区的地形条件决定了酿酒葡萄的采收工作几乎全部是人工采摘,一般用采果剪将果穗自梗的基部剪下,轻轻放入筐内,以不伤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