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6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黄化病及其防治措施 [2015/10/2 13:08:41] 来源: 作者:Admin


西北区栽培岗位

潘明启 张雯 钟海霞 张付春 伍新宇 韩守安

 

  葡萄黄化病是一种在西北葡萄产区常见的生理病害,在新疆、甘肃、宁夏葡萄产区普遍存在,发生面积与危害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直接影响葡萄产业的发展。

 

  1 葡萄黄化病的表现

 

  葡萄黄化病多发生在5 - 6 月份,此时期正值葡萄花芽分化和旺盛生长期。主要表现在新梢中上部叶片脉间失绿,叶片淡黄,叶肉会呈现块状不规则绿色。发病轻者随葡萄的生长逐步恢复,发病重者随着葡萄生长,失绿面积扩大,叶片全部变黄,而且变薄,生长变慢;发病严重时,叶片变白,出现坏死斑,或整个植株从下部到顶部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植株生长缓慢,叶缘焦枯卷曲,顶芽枯死,花序或花蕾脱落,产量降低或绝产,已经结果的葡萄口感差,可溶形固形物含量低,果粒软小,畸形多,不耐贮,对产量和商品性造成影响。

 

  2 葡萄黄化病的发生原因

 

  葡萄黄化病的发生一个很复杂的生理过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土壤粘重、盐碱重、pH值过高,有效铁含量低

 

  葡萄在弱酸性(pH值≥5)、中性和弱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当土壤粘重、盐碱含量高、pH偏高时,土壤中的铁离子发生沉淀、固定,不能被根系吸收或吸收后不能被葡萄树体利用,阻碍葡萄树体新陈代谢,从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再生,使叶片产生黄化病的各类症状。

 

  (2)负载量大

 

  树体留果量大、超负载;摘心过早过重,葡萄夏修滞后,副梢的数量大,使有效铁供应不足,导致叶片黄化。

 

  (3)施肥比例失调

 

  偏施氮肥,会对铁离子发生拮抗,影响铁元素的吸收;施用过量磷肥,使土壤中的有效铁被固定而导致铁供应缺乏,会引起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施入有机肥不当也会诱发黄化。由于离根系近,施入的肥料在发酵腐熟过程中,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对根系造成肥害,影响和削弱根系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黄化。

 

  (4)灌溉水质与灌溉不当

 

  西北地区灌溉用水大多以地下水为主,其pH值为7.5-8.5,含盐量高,阻碍土壤中铁离子的交换和吸收,从而造成黄化。灌溉不当,易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温度低,板结,通透性差,供氧不足,影响根系的活力和对铁的吸收利用,从而诱发黄化。

 

  (5)冻害因素及春季温度过低

 

  葡萄越冬埋土厚度不够,使葡萄根系和枝条受冻,吸收输导功能受阻,导致生理失调而引起黄化病的发生。春季温度过低,水分代谢失调,吸水能力、蒸腾速率、根系的吸收能力、光合速率都会下降,导致叶绿体的分解加速,最终因铁和其他营养元素缺乏造成叶绿素的含量下降。

 

  (6)贝达砧木的影响

 

  贝达葡萄是一个适宜酸性土壤的优良砧木品种,但不适宜西北碱性土壤环境条件,从而引发黄化病。

 

  (7)病虫害危害

 

  病虫危害会间接导致葡萄发生黄叶病。当植株的根系或叶片受到病菌和病原体浸染时,一方面,病原物夺取大量养分、破坏叶片结构与功能,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发生黄化;另一方面,植株根系受到浸染和病变(根腐病、根癌等),根系吸收功能降低,同时其分泌物堵塞系统,养分输送受阻,导致树势衰弱,叶片黄化。

 

  3 葡萄黄化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葡萄黄化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治:

 

  (1)改良土壤

 

  当土壤PH值高或土壤中石碳酸钙含量高时,土壤中的铁元素主要以难溶性的高价铁存在,植株无法吸收利用的,进一步导致缺铁性黄化。因此,粘重土壤参沙改土或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时压碱洗盐,降低土壤含盐碱量,释放和活化土壤中的铁元素,为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能够有效缓解缺铁性黄化病的发

生。

 

  (2)合理负载

 

  葡萄黄化病的发生与葡萄生长势强弱、前一年树体果实负载量有着密切关系。树体负载量合理,树势中庸,则抗病力强,黄化病发生较轻。在正常生产中,要根据葡萄的架式和树龄而定,严格控产量。如无核白葡萄第一年才开始结果的产量应控制在200kg/667m2左右,来年产量应控制在650kg/667m2左右,如葡萄进入盛果期,鲜食667m2产量应控制在2000kg左右为宜,制干每667m2产量在2500-3000kg为宜,使其在丰产的同时保证树体健壮,避免或减轻第二年黄化病的发生。

 

  (3)科学施肥

 

  加大有机肥的投入,追施有机肥时添加5-10kg/667m2硫酸亚铁,在提高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的同时,降低土壤的pH值,使葡萄根系长期、持续、稳定地供给葡萄树体各种营养,从而防止和减少黄化病的发生。

 

  (4)合理灌溉

 

  灌溉做到适时、适量,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0%。特别是5-6月期间,合理灌溉,避免大量灌水,可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系生长和对铁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防止黄化病的发生。

 

  (5)选用抗性砧木

 

  针对西北地区土壤盐碱较重,冬季温度低的实际情况,在种植葡萄时,避免使用贝达砧木嫁接苗,选择不发生或黄化很轻的SO45BB3309C等砧木品种也是解决葡萄黄化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途径。

 

  (6)加强病害预防

 

  葡萄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会造成葡萄生长势的消弱,严重时生长季节叶片焦枯,嫩梢细弱,秋季营养积累少,第 2 年会因营养供应不足而发生黄化病。因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搞好架面管、在发病前喷布保护剂或在发病初期进行有效防治,可增强树势,避免翌年春末夏初因营养失调而造成黄化病的发生。

 

  (7)喷施硫酸亚铁或枝干注射

 

  在生长期或叶片初始褪绿黄化时,用0.1%尿素+0.2%硫酸亚铁或1%柠檬酸铁溶液进行叶面均匀喷洒,11次,连续3-4次,对黄化病有一定的防效。也可用强力注射器 0.2%硫酸亚铁枝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