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赵艳卓 陈展
葡萄破眠剂可以代替部分低温(约30%)的作用,使休眠芽提早结束休眠,提早发芽、开花,促进早期生长;并使发芽整齐一致。现在生产中最常用的葡萄破眠剂为氰氨类(单氰胺、石灰氮)药物,此外,硝酸盐类(KNO3、NH4NO3)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GA3、6-BA)以及某些植物提取物都对葡萄冬芽解除休眠、
1 氰胺类
单氰胺(H2CN2)
别称氨基氰,氰胺,九九叶绿。可有效的抑制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加速植物体内氧化磷酸戊糖(PPP)循环,从而加速植物体内基础物质的生成,起到调节生长的作用。商品名称有芽宝,芽早,荣芽,优美芽等,多为50%单氰胺水溶液;朵美滋为德国产50%单氰胺水溶液。
石灰氮(CaCN2)即氰氨化钙,碱性,含氮 15%~20%,不溶于水,吸湿性弱,能结块。可作为碱性含氮、钙的长效性肥料,酸性、老化土壤的改良剂以及土壤消毒剂使用。
石灰氮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作为葡萄破眠剂应用,氰胺类药物是目前国内葡萄栽培中最常使用的破眠剂。单氰胺使用浓度一般为1%~2.5%,石灰氮一般为10%~20%(或5~7倍液)。在不同地区(河南、辽宁、山东、浙江、广西等)对欧亚种(京秀、乍娜、87-1、玫瑰香、粉红亚都蜜、奥迪亚无核、凤凰51等)、欧美杂种巨峰系葡萄(巨峰、藤稔、8611等)进行试验,单氰胺和石灰氮可明显促使葡萄提前萌芽,并对萌芽率和萌芽整齐度亦有提高;此外,使用氰胺类药物可使葡萄的物候期提前,并且对果穗和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
2 植物激素类
GA3(赤霉素)对打破葡萄休眠,促进萌芽的效果较弱。郑州温室2年生粉红亚都蜜、冷棚3年生绯红50mg/L对打破休眠基本无效。而200mg/L赤霉素和5% 吐温-80对玫瑰香葡萄休眠影响相对较少,物候期略有提前。
6-BA(6-苄氨基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非分化组织分化、生物体内物质的积累。但用于葡萄冬芽休眠的打破,效果不甚明显。在郑州,100mg/L 6-BA对温室2年生粉红亚都蜜、冷棚3年生绯红对打破休眠基本无效。使用浓度一般50-150mg/L。
噻苯隆(TDZ)也称脱叶灵、脱叶脲,是一种新型(2000年以后使用增多)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商品名称有益果灵(浓度0.1%),常用浓度为20~100mg/l。TDZ单独使用打破休眠的效果不如氰胺类物质,但二者混用能够提高(郑州地区)温室2年生粉红亚都蜜、冷棚3年生绯红萌芽率。
3 其他
5% KNO3对郑州温室2年生粉红亚都蜜、冷棚3年生绯红葡萄萌芽率、早期生长量和物候期没有明显影响。郑州地区在12月底对早熟红无核处理可使萌芽期提前,萌芽率提高,延后处理则无作用。10%的硝酸铵对温室早黑宝芽体有明显的破眠效果,但与20%石灰氮混合使用则无效。总体来讲,硝酸盐对解除葡萄休眠的效果较弱。
80年代日本的久保田尚浩报道大蒜汁对白玫瑰、巨峰、新玫瑰的处理较明显。并认为大蒜,洋葱,韭菜,韭黄等葱属植物的挥发性物质是打破葡萄休眠的有效成分。但是蒜汁作用部位仅限于处理区附近。如果为使结果母枝的基部的芽萌发,最好在基部刻伤后涂抹蒜汁,对短梢修剪和长梢修剪的枝条均适用。2006年广西南部巨峰葡萄山试验表明,大蒜汁处理后葡萄的萌芽期和开花期有所提前,但对萌芽率和抽枝率影响不大。
石灰氮和单氰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石灰氮:
(1)一般在升温前15~20天左右进行处理,萌芽前20-30天为宜。
(2)
石灰氮最好选用颗粒状,以避免粉尘飞扬增加中毒危险。
(3)使用时,在塑料盆或桶中,用50~70℃的温水(忌用冷水浸泡)以石灰氮5-7倍量缓缓倒入,并不断搅拌将其溶解,加盖静置约2小时使其均匀成糊状且冷却后使用。
(4)
使用前, 溶液中最好加入少量表面活性物质(吐温-80等)。随配随用,配好的药剂应在2天内用完。
(5)采用涂抹法。用毛笔、刷子或竹棍裹棉花等蘸药液涂抹,留顶芽不涂,保持其顶端优势。避免重涂或漏涂。
(6)涂抹后,及时灌水,并注意喷水保湿,或将葡萄枝蔓顺行放下贴地面用塑料薄膜盖好保湿,并逐渐升温。
单氰胺:
(1)将药液配好后,直接用喷雾器喷洒或用棉签、毛笔或小刷子蘸药涂抹于未萌动的芽眼上面,顶芽不涂(保持其顶端优势)。使用的原则是“药液将休眠的枝杆均匀完全的覆盖”。点芽要将芽眼湿透。
(2)一次均匀喷施,不得重复。
(3)如用刀片或锯条将休眠芽上方枝条刻伤后再使用破眠剂破眠效果将更佳。
(4)
未使用完的药水,
要注意存放在无阳光直射,
低温(10℃)的环境当中保存。
注意事项:
(1)在配置和涂抹时,使用者要佩戴手套和口罩,防止药水沾到手上,灼烧皮肤。在配制前后24小时内不要吸烟饮酒。
(2)勿过早使用破眠药剂,以免引起冻害;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烧芽;使用有机硅等增效剂要减少药剂量和浓度以避免烧芽。
(3)单氰胺能使绿叶枯萎,使用时避免喷洒到相邻正在生长的作物上;对蜜蜂有毒害,不得喷洒到蜜蜂正在采蜜的植物上。
(4)不得与其他叶肥、农药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