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防控岗位
董雅凤 胡国君 张尊平 范旭东 任芳
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制定了一系列健康种苗生产技术规范,其中包括认证规范(Certification scheme)。《经病原检测的葡萄品种和砧木繁殖材料》(Pathogen-tested
material of grapevine varieties and rootstocks,PM4/8)即为专门针对葡萄繁殖材料制定的认证规范标准,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经病原检测认证的葡萄品种和砧木繁殖材料的生产。
2 批准和修订
1993年9月批准,2008年修订。
本规范为生产经病原检测认证的葡萄嫁接品种和砧木材料提供了详细指导。按照此认证规范生产的植物材料来源于经过检测的核心植株,不携带表1(略)中所列的病原,并预防其他重要病原侵染。认证的葡萄材料如果用于出口,还应该符合进口国的检疫条例,特别要注意本规范中包含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规程按照EPPO果树作物认证计划的序号颁布,并由EPPO委员会采纳(OEPP/EPPO, 1992)。
3 要点
生产认证的葡萄品种和砧木必须遵循下列步骤:
(1)栽培学和形态学选择:纳入规范的每个品种和砧木植株均应经过选择,选择的植株不得表现明显的病毒病症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够明显减少引入不符合健康要求的植株。如果所筛选的品种中没有一个无性系完全不携带所规定的病原,可以选择那些被少量或容易脱除的病毒所感染的植株。
(2)核心植株生产:候补的核心母株通过扦插繁殖。嫁接的候补核心母株,必须采用砧木的核心母株。候选植株与核心母株隔离保存。对候选核心植株进行检测,并保存在网室中,确保不被再次感染。除此之外,无病毒植株(候选核心母株)可以通过热处理和(或)茎尖培养后经检测获得。只有候选核心母株满足所有要求后,才能提升为核心母株。
(3)核心母株的保存:核心母株必须保存于不会被感染的条件下,并且适时进行复检。植株必须种植于装有灭菌基质的容器中,并与土壤隔离。
(4)繁殖母株的生产:繁殖母株由核心母株在确保不被再感染的条件下,经过尽量少的步骤繁殖获得。
(5)认证植株的生产:认证植株(嫁接的品种、营养繁殖的砧木)从繁殖母株获取繁殖材料,在苗圃中生产。对于嫁接用的砧木,至少符合砧木繁殖母株标准。
整个过程均要注意保证选择植株的果树学和形态学特征,检查品种可能发生的变异。生产过程见图1。
认证规范由官方组织、正式注册的专业苗圃以及符合规定的实验室(EPPO标准PM 4/7)执行。生产期间所有的检测和检查均需记录。如果认证规范由注册的苗圃执行,须由官方执行组织对生产过程中检测和检查等进行记录,而且要进行外观检查,以保证苗木表型健康。
4 程序
(1)候选核心母株选择
根据程序选择各品种或砧木的候选母株,确保品种纯正,以及具有良好的栽培学和形态学特点。选择的植株不得表现明显的病毒病症状。在此阶段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引入不符合健康要求植株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选择的品种没有不带规定病原的植株,则选择被少量病毒或者容易脱除病毒感染的植株。从选择的植株上采集枝条,在2–4℃条件下储藏。如果条件适宜,可将品种或砧木在温室中生根,然后将生根的枝条移栽到田间。或者将接穗品种、接芽或芽条嫁接到经认证的无性繁殖砧木上。扩繁前,接穗和砧木必须经检测,不得携带表1和表2中所列的病害和病原。土壤中不得带有传毒线虫,并严格防控介体昆虫(粉蚧和叶蝉)。保存圃不一定与栽培园或母本园保持距离,但是应该避免与普通葡萄园比邻。
(2)生产核心母株
要成为核心母株,必须经过检测,不得携带EPPO规定的病害和病原物(表1-2),或者根据附件1和2(略)的程序进行脱毒处理。从EPPO以外地区进口的材料,要根据EPPO推荐的方法,检测所有当地葡萄上发生的其他病毒或病毒类似病原。采用木本指示植物(表2,略)对核心母株进行检测非常重要,但附件1(略)中列出的其他病害检测方法对于初期筛选或复检十分必要。无论采用何种脱毒方法,所获得的植株必须进行复检。将热处理或组织培养后生根的植株分别栽植于花盆中,并置于玻璃温室或网室中培养,以避免空气中的传毒介体传播病毒。核心母株的副本进行离体或者低温保存。如果生长良好,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或指示植物检测可以在移栽后1年内进行。如果某一品种或砧木的候选核心母株在所有检测中均为阴性,即可升级为核心母株并且保存到核心母株资源圃中。如果一个品种或砧木100% 携带病毒,可不必浪费时间进行病毒检测,直接进行脱毒处理。
除了上述病害和病原物外,还应对繁殖材料中可能携带的其他有害生物进行检查。尤其是根癌病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 A. vitis)、葡萄细菌性疫病菌(Xylophilus
ampelinus)、病原真菌(Phomopsis
viticola , Eutypa spp., Phaeoacremonium aleophilum , Fomitoporia punctata,Phaeomoniella
chlamydospora)和螨类(Calepitrimerus vitis,
Panonychus ulmi Eotetranychus carpini )。应当注意的是,根癌病菌(A. tumefaciens and A. vitis)可能潜伏侵染。目前暂时可以E容忍EPPO地区发生的其他嫁接传染的病害,但应该尽力消除。
(3)核心母株保存
每个品种或砧木营养系各盆栽2–5株,保存于带双层门、砾石层的防虫网室中,并用厚塑料、帆布或其他材料阻止植株根部与土壤接触。核心母株需要持续监控,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控葡萄害虫。在葡萄资源离体保存方法可靠的情况下,可将核心母株进行备份离体保存。每年需要对核心母株保存圃的葡萄进行病毒症状和其他病害检查 。当有新的更好的检测技术(如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或者指示植物)出现,可以进行复检。建议任何时候都进行症状检查。
(4)生产繁殖母株
从核心母株获得一定数量的繁殖母株,要尽量减少繁殖步骤。繁殖母株应该栽植在从未栽植过葡萄或者6年以上未栽植过葡萄的地块上,而且确保土壤中不含传毒线虫。这些地块应与其他低级的认证葡萄园保持15-20米的安全距离,但是,如果相邻葡萄园的土壤中没有发现传毒线虫,距离可以减少。
(a)砧木:从不同砧木类型的核心母株上采集枝条,置于玻璃温室中生根,将生根枝条直接扦插到田间,每个品种栽植在不同的小区或行,并且进行标记,便于区分。
(b)品种:将品种嫁接到同样认证等级的砧木上,并将嫁接的葡萄栽植于田间。每年对繁殖母株进行嫁接传染性病害症状检查,发现可疑症状立即进行检测。在繁殖材料生产期间,需采用快速的检测方法(如ELISA,绿枝嫁接等)进行随机抽样检测。随机检测抽样检测于定植5年后开始进行,每年抽检10%,10年后,所有植株至少检测一次。
(5)生产认证植株
(a)品种:将从繁殖母株上采集的接穗分发到苗圃。如果生产用于采集接穗的母株,繁殖母株接穗必须嫁接到砧木繁殖母株上。
(b)砧木:将用于生产砧木采穗母株的生根枝条分发给苗圃。生产认证材料(接穗、砧木苗、嫁接苗)的母株应种植在距离其他葡萄园或果园8–10 m 远的地块,并且土壤中不含传毒线虫。为此,生产认证繁殖材料的苗圃需要由官方或权威组织进行线虫学分析。
在苗圃生产认证材料期间,需要采用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ELISA,绿枝嫁接)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6)认证规范管理
监管:由一个官方组织负责认证规范的管理和监督。如果经官方注册的苗圃承担认证规范的不同阶段,官方组织必须确认在生产中所有必要的检测和检查都已开展,并通过症状观察核实认证植株的健康状况。否则,不能授权认证或相关植株不能继续进行认证。
认证材料状态和使用控制:自始至终都应该了解每株植物的来源,以便出现健康或品种问题时能够溯源。苗圃使用繁殖材料生产认证苗木需要由官方或官方委托的组织进行检查,并根据田间症状检查以及苗圃提供的相关记录和文件掌控苗木健康状况、来源和数量。苗圃植物保护措施和监测也应考虑其他的重要有害生物,因此,提供给葡萄种植者的认证苗木实质上不携带重要有害生物。 出口的认证材料需符合进口国的植物检疫要求。认证的苗木应携带官方证书(可以是标签),标明发证机构、苗木生产者,认证状态 、品种或砧木名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