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5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无核化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2014/9/25 19:46:32] 来源: 作者:Admin


南宁综合试验站

周咏梅  林玲  黄羽  韦荣福  张瑛

 

摘 要:【目的】研究无核化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无核化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益果灵、施特优对巨峰葡萄冬造果在花期进行无核化处理,测定各处理冬果果实无核率、穗重、百粒果重、果形指数、穗轴长度和粗度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于不同花期处理巨峰葡萄,无核率为26.2%94.5%。花前3d10mg/L赤霉素+2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d后再处理1次,果实无核率高达9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20%,可溶性总糖含量165.52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赤霉素、益果灵、施特优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果实无核率,增加冬果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其中花前3d10mg/L赤霉素+2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d后再处理1次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核化;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果实品质引言

 

1)研究意义:巨峰是广西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 占全区葡萄总面积的90% 以上。近年来,一年两收葡萄技术已成功在广西推广应用,发展巨峰冬果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巨峰冬果因籽多籽大、果粒较小、酸度较高,降低了其商品品质。安全、优质、大粒、核是当今国际鲜食葡萄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无核化栽培能改变原有品种果实的性状,可以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健康发展开辟新的市场。因此, 研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无核化栽培对广西葡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前人研究进展:20 世纪50 年代国外首先报道了赤霉素对葡萄形成无籽果和增大果粒的作用;1964 年我国首次利用赤霉素(GA3)使“无核白”葡萄果粒膨大;70 年代前后,日本对“ 底拉洼”葡萄采用无核处理;80 年代中期,用GA3等药剂对“巨峰”、“先锋”等大粒品种进行无核化栽培获得成功。此后,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逐年增多。张巍( 1999)用1000mg/无核化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L G A 3于玫瑰露葡萄盛花前1016d浸花穗,无核率达98.7%99.9%,并能促进无核果粒肥大,提高果穗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韩腾等( 2002)以京亚为试材,花前80mg/L+花期40mg/L GA3处理无籽果率为82.3%,单果重增加显著。廖康等(2002) 研究发现,GA3涂抹法可使葡萄果实无核化并使果实膨大,但同时也造成果梗硬化,高浓度处理则会使果梗严重硬化而导致结实不良。王华新等(2007) 在醉金香葡萄中用GA3CPPU(氯吡脲) 等药剂进行无核化处理后,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平均含量仍在16.0%以上,对食用品质影响不大。侯玉茹等(2012) 研究表明, 幼果期施用适量的CPPUGA3能增加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过量使用则会导致含糖量下降。

 

3)本研究切入点:在广西地理气候条件下,未见有探讨不同花期、不同次数、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组合处理对巨峰冬果果实发育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报道。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巨峰葡萄冬造果进行不同花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次数的无核化处理,筛选出理想的无核化药剂配比组合, 提高巨峰葡萄冬果的无核率及商品性, 为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园内的8 年生巨峰葡萄。果园土质为黄壤土,株行距为1.5m×2.5m,平棚架栽培,树势中等, 管理水平良好, 田间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同常规。试验所用药剂赤霉素为美国华仑生物科技公司出品,剂型为可溶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20%;益果灵为四川省兰月科技开发公司生产,剂型为可溶液剂,有效成分含量0.1%;施特优为成都施特优化工有限公司出品,剂型为可溶液剂,有效成分含量0.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8月至12月进行。冬果生产于8月中下旬修剪,9月下旬进行试验处理。试验采用单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选择生长势、结果枝粗度相当的植株作为试验树,对大小基本一致的花穗挂牌标记,每个结果枝只留一个花穗,去副穗,留35cm长的穗尖,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除,摘心口下留23 片叶反复摘心,果穗以上副梢均留单叶,卷须全部抹除,果穗统一在11月下旬套袋。无核化试验共设5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为3株葡萄,每株葡萄处理10个结果枝。处理时采用浸泡法, 即将整个果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浸泡时间为35s

 

 

 

1.3 数据测定

 

果实成熟后, 每个处理随机采取5个果穗,测定其穗重、果穗粒数、穗轴长度、穗轴粗度;从5个果穗的基部、中部和尖部共取10粒果, 测定粒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每个果穗的上、中、下部各取部分果粒, 100粒果实剖开检查无核情况, 统计无核果率(以浆果内无核为标准,只计正常成熟果粒, 不包括无核小果)。随机选取部分果粒测定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使用托盘天平、游标卡尺和手持测糖仪测定各指标后求出平均值。可滴定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可溶性总糖用酸水解、菲林滴定法测定。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数据统计软件及DP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无核率的影响

 

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 无核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 用赤霉素加施特或益果灵在不同花期多次处理后,均能诱导巨峰冬果果穗形成无核果, 无核率为26.2%94.5% , 经方差分析,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不同处理组合的无核率差异较大,花前第1次处理的无核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其中花前3d10mg/L赤霉素+2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d后再处理1次,果实无核率高达94.5%

 

2.2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2), 与对照相比,ABCD处理均不同程度减少了巨峰葡萄的穗重,减少幅度分别为11.9%15.3%5.1%19.9%,可能是因为无核化处理后果粒变小引起。C处理减少幅度最小,但无核率不高;D处理减少幅度最大,无核率最小;AB处理的穗重减少幅度较小且无核率较高。综合无核率和穗重两个指标来分析,处理A和处理B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从表2可以看出 ,与对照相比,ABCD处理百粒果重均降低,分别降低12.8%9.3%24.4%16.6%,其中处理C降低幅度最大,处理B降低幅度最小。百粒果重的减少可能对产量和浆果外观有不良影响。结合各处理无核率来分析,处理B无核率最高,表明处理B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由表2可见,ABCD处理无核果的果形指数与对照的有核果的果形指数有差异。各处理均降低果形指数,降低幅度分别为8.0%1.6%9.9%6.0%, 其中处理A和处理C降低幅度较大。表明药剂处理都有使果粒变圆的趋势, 而对照的果粒为椭圆或长圆形。药剂处理不同程度地使果粒形状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巨峰葡萄的商品性有一定影响。处理B降低的幅度最小,表明该处理对浆果的外观品质影响最小。

 

由表2可以看出, ABCD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有使穗轴长度减少、穗轴粗度增加的趋势。穗轴增粗明显,增粗幅度大,分别为35.6%10.0%26.2%14.5%。其中处理A穗轴长度减少不明显,但穗轴增粗最为明显。药剂处理不同程度地使穗轴长度、粗度发生变化,穗轴增粗可能会对巨峰葡萄的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处理B增粗幅度最小,表明处理B对果穗的外观品质影响最小。

 

2.3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品质见表3。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BCD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1.0%28.0%7.9% ;处理BCD也显著提高了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5%27.5%10.7%。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了17.6%6.2%30.9%19.6%。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固酸比。说明药剂处理后能增加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内在品质,从而提高果实商品价值。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无核化处理时间过早, 会使无核率降低、果粒小、穗轴弯曲伸长; 处理过晚, 则坐果少, 有籽果粒多,与Kim等(2008)花前7d和满花后7 dGA3100mg/L处理 Gailiangmeru葡萄获得最高的浆果和最高的无核率(79%)、陶建敏等(2005)用GA3花前1d处理巨峰葡萄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于花前10 d和盛花期处理的结果相似。对巨峰冬果生产,花前3d10mg/L赤霉素+2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d后再处理1次获得的果实无核率94.5%,符合生产上无核化标准,且从果形指数、穗轴粗度、果实品质等指标来看,负面效应较小,可为生产上无核化应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的不同激素组合不同程度降低了百粒果重,表明无核化药剂可能对葡萄产量和品质有不良影响,与王文举等(2003)、王忠(2005)、陈晓东等(2007)认为GA3处理后葡萄果实偏小、平均单果重降低的观点一致。太田象一郎(1989)和贺普超(1999)研究发现许多经药剂处理的葡萄果穗上的穗轴有硬化现象, 可能影响营养物质向果实的流动, 导致果实发育不充分, 单果重有所下降,本研究也发现了穗轴不同程度的硬化现象。

 

本研究有3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为7.9%28.0%,说明本研究药剂处理后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较小,与刘家驹(1989)、刘佳等(2011)、何娟等(2012)研究GA36-BA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累积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激素处理使植株穗重降低、粒重减轻,营养供应较足, 从而使光合产物在单位“库”中增加的缘故。

 

陶建敏等(2004)研究认为,葡萄果穗经GA3处理后, 果梗内苯丙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升高, 造成木质素积累, 使果梗硬化,本研究各处理的穗轴明显变粗,穗轴和果梗硬化明显,对果实外观品质会产生不良影响,说明巨峰对无核药剂非常敏感,在生产上应用时应严格控制药剂浓度减少其副作用。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赤霉素、益果灵、施特优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果实无核率,增加冬果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其中花前3d10mg/L赤霉素+2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d后再处理1次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