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综合试验站
肖丽珍 鲁会玲 覃杨
当前,生产上采用叶面肥改善葡萄果实性状已成为重要栽培技术手段之一。由于葡萄生长期较长,
整个生长期需肥量大,因此根据其生长环境和生育时期进行科学施肥显得尤为重要。为寻求生产高质量葡萄的有效技术措施,对设施栽培、露地栽培的葡萄品种进行了喷施叶面肥试验,以期为生产高质量的葡萄提供技术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葡萄试验园进行。以露地栽培的蜜汁、布朗无核、火星无核品种和设施栽培的87-1、红光无核品种为试材。氨基酸系列叶面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制并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2个处理:处理1展叶时喷施氨基酸1号叶面肥1000~1200 倍;花前喷施氨基酸2号800-1000 倍;坐果后至果实开始软化喷施2 叶面肥次氨基酸4 号6 0 0 ~ 8 0 0 倍,着色时喷施氨基酸叶面肥5号600~800倍;果实采收后喷施氨基酸2号和5号叶面肥600~800倍。处理2为对照(未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其它管理相同,15株为一小区,3次重复。
1.3 测定内容
2012年8月10-15日采样测定处理与对照的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9月26-28日测定果穗重、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落叶后测定枝条成熟度。
1.4 测定方法
比叶重测定方法是从结果枝果穗上部采集第3、4叶片,先用叶面扫描仪扫描叶片,测定叶面积,测定鲜重,而后105℃杀青,在85℃ 下烘干至恒重,称取干重。(比叶重=叶片干、鲜重g/叶面积cm2)。叶绿素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3 次重复,取平均值。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氨基酸系列叶面肥对葡萄叶片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各品种进行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试验,得出(见表1):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使试验的5个品种叶片质量显著改善,与对照相比喷施处理的叶片面积均表现增加,87-1增幅最大达6.45%, 红光无核增幅最少为0.88%;叶片厚度红光无核品种增加明显,达到12.5%,其余品种增幅为6.67%- 11.1%;比叶重(鲜)布朗无核、红光无核差异显著,87-1品种差异极显著;叶片干重均增加,而且增加效果显著,其中87-1和红光无核增幅达到17.76%和15.32%,差异极显著;5个品种比叶重(干)增幅为2.15%-18.87%,除蜜汁外,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尤其是品种87-1、红光无核增加效果明显,差异极显著。
2.2 氨基酸叶面肥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处理的品种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表2结果显示:经过处理的蜜汁、布朗无核、火星无核、87-1和红光无核品种植株,其叶片叶绿素a含量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12倍、1.34 倍、1.06倍、1.28倍和1.27倍;布朗无核、87-1品种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b含量(品种顺序同上)是对照的1.17倍、1.42倍、1.17倍、1.33 倍和1.33倍,其中87-1和红光无核品种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3倍、1.36倍、1.08倍、1.29倍和1.28倍, 除蜜汁品种外,其余品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绿素b/a值比对照提高1.05倍、1.06倍、1.11倍、1.00倍和1.05倍,除蜜汁品种外,其余品种叶绿素b/a值显著高于对照,火星无核、87-1极显著高于对照。表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提高叶绿素含量和使叶片耐弱光能力增强。
2.3 氨基酸叶面肥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3可以得出,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各品种单粒重、穗重增加不明显,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有所增加,蜜汁、布朗无核、红光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枝蔓成熟节数有所增加,87-1、红光无核、布朗无核差异显著。
3 结论
叶面追肥具有见效快、施用简便、增产增收明显的特点。尤其是有机叶面肥的使用,可以提高作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强抗病性、增强树势和枝条成熟度。利用喷施叶面施肥是解决葡萄缺肥缺素的有效途径。本试验自展叶(3-4 片)开始至果实采收后,共喷施氨基酸叶面肥6次,试验效果表现为葡萄叶片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比叶重增加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提高了枝条的成熟度,从而提高植株的越冬能力;改善了果实的品质,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增加。试验效果设施栽培品种表现效果明显,可能与设施条件内的环境条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