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综合试验站
温景辉 申海林 邹利人 陈蕾等
吉林省西部地区具有光照好、积温高、气温日较差大等气候特点,是我国发展优质葡萄酒的优势地区之一。根据国家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规划纲要精神,法国优质酿造葡萄在吉林省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对于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育经过
该品种1999年从宁夏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吉林省农科院果树所,同年利用“贝达”作砧木进行硬枝嫁接。2003年开始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白城、松原市等地试种, 表现良好。经连续多年观察,并记载其主要性状,以“公酿一号”为对照,进行主要性状调查比较。
2 果实经济性状
穗重183.3g,果穗圆锥形,
有副穗。果粒近圆形,着生较紧密,整齐一致,平均粒重1.65g; 果皮黄绿色,薄,果粉中。果肉与种子易分离,每果粒含种子2~4 粒;果汁多,果汁颜色黄绿色, 具有青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4%,有机酸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0.87%(以酒石酸计),维生素C含量5.25(mg/100g 鲜果重),出汁率70.82%。
3 生物学特性
(1)物候期
该品种在白城5月初萌芽,6 月上旬开花,8月中浆果着色,9 月上中旬浆果成熟,从萌芽到浆果充分成熟需126d左右,有效积温2949.9℃,物候期与公酿一号相似,属于中晚熟品种。
(2)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健壮,芽眼萌发率为80.1%,结果枝百分率81.5%(占芽眼总数),平均每结果枝着生果穗数2.71个,高于对照品种公酿一号。丰产性能好,进入结果期早,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平均株产3.0kg,进入盛果期单产20000~24500kg/hm2。
(3)抗逆性
吉林省西部年降水量小于450mm,葡萄病害较轻,但冬季雪层较薄也不利于葡萄的安全越冬。正常田间管理和病害防治条件下,该品种轻感炭疽病,应注意防治。嫁接苗抗寒力略低于公酿一号。
4 栽培技术要点
经过多年来的栽培实践,针对我省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对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结果习性观测,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优质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其要点如下:
①该品种适宜于无霜期135d以上,有效积温3000℃以上,年降水量低于500mm的地区栽培。
②适宜篱架栽培,以中、短梢修剪为主,幼树整形以独龙干或双蔓为宜。
③控制产量:由于坐果率高, 结实力强,花序偏多,应注意疏花疏果,控制一定的产量(最佳产量:15000kg/hm2)。
④宜采取大行距,双行栽植, 株距0.5~1m,行距6~8m;适于龙干形整枝。新稍生长较旺,对结果枝和营养枝应适期摘心和去副梢, 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
⑤该品种丰产性较好,秋季防寒期施农家肥,春季出土后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⑥防寒前避免霜冻,应使枝蔓所处位置的最低温不低于-10℃。春天分期撤防寒土(物),在伤流期出土上架。
⑦病虫防治:该品种抗病性较强,但个别年份有轻度的炭疽病发生,应注意防治。
5 结语
该品种树势中庸,枝蔓成熟良好,抗寒、抗病,丰产,穗小、紧密,果粒整齐、着色一致,果肉软、果汁多,成熟期适中,适合吉林省西部沙壤、少雨、光照好、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栽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质酿造葡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