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4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西北地区设施葡萄促成栽培关键技术 [2014/5/22 11:07:50] 来源: 作者:Admin



西北区栽培岗

张付春 潘明启 艾尔买克 韩守安

 

  日光温室成本较低,采光和保温性能好,可有效利用西北地区早春优越的太阳辐射资源,不通过人为加温实现葡萄促成栽培,5月中下旬至6月初即可上市,满足西北葡萄埋土越冬区春季市场的供应。本文以西北典型的暖温带气候区设施葡萄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为例,介绍西北地区葡萄促成栽培关键技术。


  1 园地土壤要求


  土壤是葡萄生长的基础条件。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和轻质壤土最适宜葡萄生长。偏黏性和过于沙性土壤注意采用掺沙和增施有机肥,深耕等措施来改良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葡萄适合生长在中性土壤中,土壤 pH值在6.5~7.2之间葡萄生长最好;西北地区土壤多为中性或偏碱性,当土壤pH值在7.2~8.2时,应适当进行土壤改良,大于8.2时,氯化物含量在0.18%时,葡萄叶片黄化、生长不良,应放弃或进行土壤改良。温室建设时温室坐北朝南,偏西3~5°。


  2 品种选择


  (1)品种选择的原则


  由于设施促成栽培的特珠性, 品种选择是否合理对促成栽培尤为重要,在品种选择时必须主意以下几点:①适应设施内生态条件,在设施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结果对光照,温度要求不严,抗病性强的葡萄品种;②需寒量低,自然休眠期短的品种;③早熟和极早熟品种; ④果穗和果粒形状美观、优质、商品性好的品种。


  (2)西北地区设施促成栽培葡萄品种


  国内现有适宜设施栽培的葡萄品种较多,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设施种类,其形成的生态小气候也不同,且设施栽培投资较高,品种选择不当将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经过引种观察,西北地区设施促成栽培表现较好的葡萄品种有:火焰无核、矢富罗莎、无核白鸡心、红旗特早玫瑰等。


  3 架式和树形的选择


  (1V形架


  定植行位于温室中部,与温室方向平行,株距1~1.5m,为保证产量前期可适当加密,盛果期间伐。沿葡萄定植沟的中心线,每隔5m 设一根立柱,埋深50cm,顶端与大棚拱架连接,在80cm130cm180cm处分别固定一横梁,方向与行向垂直,长度分别为60cm90cm120cm。横梁两端钻孔连接10#镀锌铁丝,构成V形篱架。


  (2H形架


  定植行位于温室中部,与温室方向平行,株距2m,为保证产量前期可适当加密,盛果期间伐。“H”整形修剪,即1根主干垂直向上至架面摘心形成2条主蔓,东西水平延伸各1m摘心分别形成2条侧蔓,侧蔓分别向南北水平延伸。


  (3)倾斜棚架


  定植行位于温室中部,与温室方向平行,株距1.5m,为保证产量前期可适当加密,盛果期间伐。定植行南侧棚架根柱高1.2m,梢柱高1.5m,北侧棚架根柱高1.6m,梢柱高2~2.2m,主蔓按奇偶顺序分别向南北方向延伸。


  4 葡萄苗期管理


  (1)幼苗的摘心和副梢处理


  当葡萄定植后到7 ~ 8 片叶, 30~40cm高时,拉绳绑蔓,保持新梢端生长优势,促其向上健壮生长。当新梢长到1.2m高时,及时进行顶梢摘心,控制延长生长,促进枝条加粗、成熟和叶腋芽体的饱满。摘心后抽生的夏芽副梢除顶端的1个留作延长蔓继续延长生长外,其余的全部留1片叶摘心。第一次摘心后的延长蔓再长到80cm 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处理,以后每长80cm对枝梢延长蔓进行一次摘心处理,直至落叶。通过合理摘心和副梢处理,建立了树形,并调节了树体营养和水肥的分配,促进幼树栽植当年即可形成健壮的骨架结构。10月下旬进行冬季修剪,原则上只保留主蔓,副梢全部剪除,形成龙干形主蔓。


  (2)苗期施肥管理


  定植前,定植沟要施足腐熟的底肥。定植当年,葡萄新梢长度达到50cm时,再追施1次有机肥, 入秋后追施1NPK三元素复合肥,株施50g左右,促进枝蔓充实,保证花芽良好分化。在整个葡萄生长季节,结合植株生长情况, 每隔20天喷施1次叶面肥,叶面肥种类有:300倍磷酸二氢钾和250倍过磷酸钙及3%草木灰浸出液等。原则是生长前期追施氮肥,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为主。


  5 葡萄结果期管理


  (1)休眠和打破休眠


  休眠时间因各品种需寒量不同而存在差别,一般在10月下旬或11 上旬开始休眠,休眠期温室内温度控制在0~7℃为,最低-5℃。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开始升温,结束葡萄休眠。升温后第5~7天(最底温度0℃以上)时用石灰氮、单氰胺等破眠剂处理芽眼。


  (2)抹芽定梢和花果管理


  当大部分新梢长到5 ~ 6 片叶时,及时去除多余的无效枝,每个新梢只留1个花序,开花前,花序以上留6-8片叶摘心。无核品种开花前5~7天左右,对花序蘸一次50mg/L赤霉素溶液,开花后10天左右(葡萄粒长到高粱粒大时)再蘸一次100mg/L赤霉素溶液。生理落果结束后即可进行果穗整形。


  (3)温、湿度管理


  从萌芽期到结果成熟期,整个生长期内温度最好控制在白天25- 30℃,晚上15~20℃左右,开花期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30℃,否则会影响坐果率,果实成熟期为提高果实品质,要求昼夜温差大,要适当的降低夜间温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湿度控制在60%~80%左右,萌芽、开花期湿度对葡萄生长开花有利,但后期要严格控制湿度,避免湿度较高引起病虫害的发生。


  (4)水分管理


  设施内应控制灌水,否则会引起葡萄枝蔓徒长、枝条不充实、花芽分化不良、病虫害发生等。早春浇水,水温低于土壤温度,浇水过多时常导致地温降低,造成葡萄根系生长缓慢,萌芽不整齐,因此, 早春灌水既要保证维持光合作用的水分供应,又要防止设施内土壤和空气湿度过高。


  (5)修剪管理


  两年或两年以上的葡萄,夏季修剪时,从地面以上60cm开始,每25~30cm留一个位置好、健壮的枝条,留8~10芽摘心。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冬季修剪,所有枝条只保留基部两个芽眼,修剪时留健壮或中庸枝条,剪除得病或细弱枝条,修剪后的枝条于设施外焚烧或深挖掩埋,清理温室内残枝。


  6 防灾减灾


  (1)风灾


  风灾是设施促成栽培葡萄面临的最大威胁。风灾较多的地方,用沙袋等重物压在山墙的棚膜上,增强对棚膜的固定作用;压膜线采用8号铁丝或5mm钢丝绳,建议用固定紧线器或双向丝,可随时调节压膜线的松紧度;同时可在棚膜上覆盖防风网。春季注意天气预报,有大风时,白天将棉被放置于温室上风口位置以下,只盖前屋面的上1/3,夜间遇到大风,如果外界气温较低,为了避免葡萄受冻,则将棉被全部放下后,在山墙上用沙袋压严棉被,避免进风。


  (2)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早,防好,防彻底。一般在休眠期结束后,葡萄萌动之前仔细喷一次5°石硫合剂,铲除各种树上的越冬的病虫害。开始揭膜通风后,每隔20天喷洒一次半量式200~240倍波尔多液或600倍的78%科博,并及早喷布80075%百菌清或50070%多菌灵,预防霜霉病发生,两次喷药间隔时间15天左右。管理中及时观察,及时防治。


  (3)鸟害和蜂害


  萌芽期防鸟害,同时为了避免果实成熟时马蜂为害果实,在风口安置纱网。对已发生的蜂害,应在晚上或雨天摘除蜂巢,对摘除的蜂巢和马蜂及时处理,避免逃逸。摘巢时要注意安全,避免遭到蜂蛰。另外,果穗套袋也可以避免或减轻蜂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