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区栽培岗位团队
伍新宇 潘明启 埃尔麦克•才卡斯木
葡萄设施延晚栽培适宜在海拔较高地区进行,可以控制葡萄采收期在元旦、春季期间,对于扩展葡萄栽培区域,调节葡萄果实成熟期,提高高原、半农半牧区农民的收入有重要意义。新疆乌恰县采用在温室中间对戈壁砾石进行客土改良,填土前在定植沟内铺设塑料膜的限根栽培技术,棚架模式,种植以红地球葡萄为主的延晚栽培已经取得良好效益。2013年春季种植延晚葡萄195座标准温室,目前正在进行150座戈壁温室的开沟改土工作,准备明年春季种植。乌恰县高原戈壁温室葡萄延后栽培秋冬季管理技术如下。
1 乌恰气候资源简介
乌恰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北部, 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气温34.7℃,极端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日照时数2797.2小时,≥10℃ 的积温2529.3℃,无霜期138天。年平均降水量163mm,年平均蒸发量2564. 9mm。冬季积雪少。已经建成的2000座温室海拔高度1850~2200m,具备发展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冷凉气候优势。
2 设施内温度和湿度的管理
(1)扣膜
9月中下旬,葡萄果实开始着色,进入成熟始期。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10℃前,及时修补旧棚膜或更换新棚膜。到达10℃时,夜间要关闭下通风口保温,保持温室内温度白天在25~30℃,夜间12~15℃,地温保持在18℃以上。白天温室内气温高于30℃要打开上通风口降温、换气,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2)覆盖棉被
10月初,要高度重视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降温、降雪情况采取保温措施。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5℃时,夜间及时覆盖棉被保温, 保持温室葡萄正常成熟。覆盖棉被前要提前检查卷帘机、线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工作正常。
(3)冬季温度和湿度管理
此期为设施延晚葡萄成熟期及成熟后挂树保鲜期。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0℃时,除了预留的2~3个通风口外,其余下通风口用土和细沙石压实,关闭上通风口。深冬时节,中午保证超过20℃棚温的时间在4~5小时,保持地温缓慢下降, 整个生产期地温不低于10℃,气温不低于4℃,效延缓叶片衰老。
改沟灌为滴灌,栽培行覆地膜,降低土壤水分向温室内的散发。晴天中午,打开预留的下放风口和部分上通风口,通风1~2小时,降低棚内湿度。
(4)采收后休眠期温度和湿度管理
葡萄采收后及时分阶段降温,增加抗寒性锻炼。避免采取突然降温,影响树体营养的回流,不利安全越冬;通过开闭风口、放帘、揭帘时间来调整,同时降低冬灌后的温室湿度。
第一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5℃ 左右,夜间4℃左右;
第二周: 白天温度控制在5~10℃左右,夜间1℃左右。
第三周以后:温室气温保持在-10℃以上,10cm地温保持在1℃ 以上,地表土要冻住,保证葡萄树体正常休眠。遇大雪降温天气过程,要及时扫雪,室温过低要早晚卷帘加温,但不能加温过高,也不能经常加温,影响休眠。
3 秋冬季栽培管理技术
(1)施肥
9月中下旬亩施秋肥磷酸二氨10kg,硫酸钾10kg,提高葡萄果实膨大,含糖量增加和枝蔓老化成熟。
果实采收后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m3,油渣200kg,尿素20kg,磷酸二铵20kg。施肥部位可在葡萄株间或一侧,距离葡萄植株30~50cm 处。施肥坑深30 ~40cm , 宽30cm。
(2)灌水
9月份间隔10~12天沟灌1次, 亩灌水量10m3;10月份间隔12~15 天沟灌1次,亩灌水量8m3,施肥后灌水1次20m3。11月初改沟灌为滴灌,间隔10天灌2~3m3,冬灌水20m3。
(3)土壤管理
秋施肥后深翻20厘米,除去杂草。11初改滴管时栽培沟铺地膜。
(4)树体管理
及时摘除黄叶、病叶。
(5)果实采收
元旦春节期间,根据销售计划,适时采收。一个棚一次性采摘,方便管理。
6、病虫害防控
11月初,覆盖地膜前,预防腐烂病、灰霉病等病害,喷洒农药1 次。喷药要均匀、周到,最好用机动喷雾器。可选择保护性杀菌剂: 80%福美双水分散性粒剂1000倍液;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内吸性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果实采收后10天,用5~6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打葡萄枝蔓、温室内地面和侧墙,以杀灭越冬病菌和虫卵,喷石硫合剂时气温不低于4℃。清除越冬菌源,修剪病枝,扫除落叶,并集中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