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叶斑病有哪些为害症状?
葡萄叶斑病是江南各葡萄产区常见的一种葡萄叶部病害,发生为害较为普遍。发生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对当年产量、果实品质及树势都有一定影响。
该病只危害叶片。嫩叶比老叶发病重,新梢顶端第三、四片叶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面呈现近圆形、油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2~4毫米的病斑,中部呈灰白色,周缘为深褐色,有时外围有褪绿色晕圈。后期在病斑正面生出稀疏的黑色小粒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一个叶片上常有数个病斑,多时达30个以上。数斑相连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后期病斑易破碎穿孔,甚至提早落叶。
二、葡萄叶斑病是由哪种病原菌侵染的?其形态特征如何?
葡萄叶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茎点霉属(Phyllosticta
sp.)侵染所致。病部的小黑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呈扁球形。孢子器外壁厚,表生或半埋生于寄主组织内,顶部有孔口突出表皮,大小为102.9~161.2微米×58.3~126.9微米。孢子器内壁长出短小的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3.4~6.5微米×1.7~3.4微米。
三、葡萄叶斑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该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中越冬。翌年春天遇雨或潮湿天气,从孢子器的孔口涌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媒介传播进行初侵染。以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进行再侵染。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多雨高温季节发病严重,暴风雨过后常导致流行。树体生长势弱,偏施氮肥,枝蔓徒长,组织幼嫩,有利于病害感染。葡萄不同的品种对此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巨峰、新玫瑰、意大利等抗病力强,金后、黑罕、白香蕉等品种最易感病。
四、怎样防治葡萄叶斑病?
首先要搞好秋冬季的清园,收集病残叶集中烧毁;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勿偏施氮肥,以控制枝蔓徒长,及时绑蔓、摘心,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结合防治黑痘病、霜霉病喷波尔多、绿得保、喷克、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