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012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葡萄知识
葡萄建园之四:酿酒葡萄园地的选择与整治(二) [2013/5/20 16:09:22]   来源: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1、深翻土地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在完成园地规划之后一般就要进行土地深翻。耕翻的深度与当地干旱程度成正比,即越干旱翻得越深,例如法国北方一般翻0.4~0.5米,而干旱的南方为0.6~0.7米。深翻土地的好处:第一,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疏松土壤,使根系有足够的发育空间,增强树体抗旱能力。第二,可以借机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如果土壤有缺陷如酸度高,还可借此施入石灰进行校正。第三,深翻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力,消除一些有毒物质。如前作为果树时可借深翻尽量捡除其残根。

    深翻的时间一般从种葡萄前一年的夏季麦收之后开始至秋季,夏季高温最易达到上述目的,偏黏土地则适于在雨季过后深翻,利用干旱季节晾晒,易沉实的砂质地则可在春季临种前深翻。

    深翻最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保持原土层结构。当土层一致时问题不大,当耕层内如50厘米处有黏板层或石灰层时,不能把这些不利于根系生长的土层翻到上面来,而应先用深铧犁将不透水层划破,深翻的深度只能限于该层之上。深翻之后一般于临种前将土地耙细耙平。

    在不适于拖拉机进行全园深翻的山岭地上,一般秋季按行距挖种植沟。在非常瘠薄的山地上则挖较大的定植穴并客土施肥。定植沟一般宽80厘米左右,深50~70厘米,视土层深度而定。将新土和熟土分别施置,有不透水层时应该打破。沟底50厘米以下可放一层铡碎并用尿液沤过的秸秆,未沤过时应撒一些氮肥,将熟土混和有机肥、磷钾肥施人中下层,表土仍覆其上。在40厘米耕层内不应有生土,若土质差别大时可将行间的熟土填入沟内而将部分生土撒入行间。定植沟经降雨或临种前人工浇水沉实,耙平后即可准备种植。

2、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

    我国用于栽培葡萄的丘陵山地或滩地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葡萄种植密度大,每年要带走土壤1%~2%的有机质含量。因此在种植前施入足够的有机肥料既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其水肥汽热的协调能力和供养水平,也有利于前期葡萄幼树的根系发育和正常生长结实。若种植后再补施,不但费工,还容易伤根,不利于早期根系发育。

    有机肥的种类包括各种腐熟的畜禽类、人粪尿和沤熟的秸秆肥、绿肥、酒渣等。城市生活垃圾肥需注意其重金属含量水平。施肥方法一般撒施,即将有机肥均匀撒在地面上,借深翻时翻入土层内,施用量视财力、肥力而定,一般每667m2施入3000~10000kg。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可提前播种绿肥如苜蓿、三叶草或绿豆,在适宜的季节翻入地下。

    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少,土表浅施利用率很低。因此,应该和有机肥一起深施入根系集中分布层。施磷量应根据土壤化验结果而定,如果土壤含磷量大于0.02%,表明土壤富磷,每公顷施200kg的磷肥即可;如果土壤含磷量0.015%,需施300kg磷肥;含磷量在0.015%~0.005%之间表明土壤缺磷较多,应施400kg磷肥;若含磷量在0.005%以下则表明土壤极度缺磷,应施500kg。

    葡萄是喜钾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缺钾,除了叶面喷钾,配合有机肥施入一定的钾肥,在缺钾地区十分必要。施用量与土壤性质和含钾量有关。当土壤含黏粒15%以下(即为偏砂性土壤)时,土壤含钾量0.008%以下即为缺钾,0.012%即为不缺,超过0.022%即有可能因钾过多而缺镁。随着土壤黏性的增加,土壤中可利用性钾的比例降低。因此,在含黏粒35%(即为壤土、黏壤土)时,土壤含钾量0.013%以下即为缺,0.02%为稍缺,0.027%为不缺,超过0.032%时则有导致缺镁的可能。钾肥总施用量约为施磷量的1倍,但一次施用量不宜过多,施多了尤其在砂性土中除了流失也会导致元素之间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