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购买葡萄酒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市面上贩售的葡萄酒大多数是750毫升的,那么,为什么葡萄酒厂家普遍使用750毫升的酒瓶灌装呢?今天,就来为您解答这个疑问。
公元前5000年,人类开始酿制葡萄酒,在外高加索地区、两河流域、埃及、希腊等地,人们用一种叫“Amphorea”的双柄陶罐来储存葡萄酒。
到了17世纪,玻璃的吹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玻璃酒瓶造价低、轻便、卫生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储存葡萄酒的主流器皿。然而由于当时没有机械化的吹瓶技术,所有的玻璃瓶均为人工吹制,每个瓶子的大小也就由不同工人的肺活量来决定,通常介于650毫升到850毫升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后,葡萄酒瓶的形状开始逐渐成型。1821年,英国率先研发出了机械磨具化玻璃生产,酒瓶的容量终于趋于统一,并根据产区与葡萄品种的风格特点,发展出各式瓶型。
20世纪70年代期间,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法律规定:容量在500毫升和1000毫升之间的葡萄酒,必须使用750毫升容量的瓶子(法国汝拉黄酒除外)。在美国和欧盟的影响下,750毫升的葡萄酒瓶最终成为了国际通用的标准酒瓶。
为什么是750毫升呢?
早期,英国作为法国葡萄酒的最大进口国,一直以加仑(gallon)作为葡萄酒的单位。出口到英国的波尔多葡萄酒通常是50加仑一桶。
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之后,波尔多葡萄酒闻名于世,其他国家/地区的葡萄酒酿造商纷纷效仿波尔多的酿酒技术,包括使用波尔多制式的50加仑橡木桶。因此,750毫升的酒瓶开始被广泛使用。
并不是所有葡萄酒瓶都是 750mL
虽然 750mL 瓶最常见,但并不是所有葡萄酒瓶都是 750mL。事实上,酒瓶容量从 187.5mL(约 1/4 个标准瓶)到 30L(约为 40 个标准瓶)都有,
1,小瓶装
小瓶装指的是比标准瓶装容量小的那一类酒瓶,通常而言,小瓶装葡萄酒更便于携带,而且一标准瓶葡萄酒喝不完时,倒入到小瓶装中更利于保存。
此外,小瓶装的诞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凸显葡萄酒的稀缺性。例如,产量稀少的冰酒(Eiswein)等甜酒就经常采用 375mL 装;500mL 装也常见于托卡伊(Tokaj)、苏玳(Sauternes)、赫雷斯(Jerez)以及其它类型的甜葡萄酒;而汝拉黄酒(Vin de Jaune)的净含量往往只有 620mL,这大概是因为汝拉黄酒长时间陈年导致部分酒液挥发。
2,大瓶装
同理,大瓶装指的是比标准瓶容量更大的那一类。通常来说,大瓶装酒瓶在制作时更加耗费时间和财力,而且也不便于携带,为什么酒庄还要设计这种萌蠢搞笑的大瓶装呢?
其实,正是由于大瓶装葡萄酒不便于携带,才减少了移动的机会,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安静沉睡,储存环境也会一直保持恒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葡萄酒的品质。而且,大瓶装葡萄酒的氧化速度也会更慢,因而适合长期窖藏。
此外,相比产量众多的普通标准瓶装葡萄酒,大瓶装葡萄酒由于产量稀少一直受人追捧,无论是送礼还是投资,大瓶装葡萄酒都显然更加适合。
为什么威士忌是700ML?
二战结束以后,规模性地标准化生产成为众多威士忌商家的选择。于是,很多酒类纷纷效仿葡萄酒,以 750ml 作为通用的瓶装容量,这刚好是英制 1 加仑的 1/5。现在我们有时也会听到 1/5 威士忌(A Fifth of Whisky)、1/5 朗姆酒(A Fifth of Rum)、1/5 伏特加(A Fifth of Vodka)之类的话,就是指750ml容量的威士忌、朗姆酒和伏特加。
因此,你会发现,绝大多数 20 世纪 70-80 年代生产的威士忌,容量一般是 750ml。为什么威士忌又从 750ml 变成了 700ml 了呢?原因很简单——提价。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容量减少了,意味着单位体积酒的价格也提高了。
1993 年欧盟出台法规确定将 700ml 作为标准容量,规模化生产出来的标准瓶,成本更低,所以全球大部分威士忌酒瓶都成了 700ml。
为什么是 700ml呢? 国际顶尖威士忌玩家Johannes van den Heuvel曾讲述过原因,用来陈酿威士忌(主要是苏格兰威士忌)的橡木桶基本都是 200升 的波本桶,由于很多优质苏格兰威士忌常常会陈酿 12 年或者更久,由于挥发,12 年后木桶里的酒液只剩下175升。酒精度也会从 63%降低到 55-60%。装瓶时将酒精度稀释到 40-43% 后,装成700ml * 250瓶是最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