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38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历史文化
歧视中国人,看我怎么干趴你!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对外国人霸气反击 [2021/6/7 12:04:45]   来源:中博藏博物馆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年,一位中国人乘坐德国轮船的时候被歧视,他一怒之下霸气反击,差点让这家德国公司破产,只好服软求饶。

  

  事情的详细经过是这样:

  

  1889年,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振勋携家眷,搭乘德国公司的轮船从新加坡去往香港,他身家丰厚,当然要坐头等舱。

  

  可是气人的是,售票员不卖票给他,这个外国人一脸不屑,说中国人只能坐低等仓。

  

  在那个年代,清政府腐败无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所以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极其低下。这要换了别人,也许就忍气吞声了,可是张振勋勃然大怒,表示不坐这家公司的船了,而且撂下狠话,“以后我的轮船公司,一律不准德国人坐!”

  

  张振勋的家属一听,有些迷惑——张振勋名下没有跟轮船相关的产业啊,于是以为他气糊涂了。可是张振勋这样的能人怎么可能随便说话,说到就要做到!他斥巨资创办了“裕昌”、“广福”两家轮船公司,航运路线和那家德国轮船公司高度重合。

 

 

  别看航线相同,提供的服务也差不多,可张振勋公司的船票价钱只是德国公司的一半,这一下子当然没人愿意坐德国轮船了。德国人这可慌了神,向“裕昌”、“广福”两家轮船公司提出抗议——你这不是搞事情吗,恶性竞争对你有什么好处!现在我的票价是你的两倍,傻子才来我这儿坐船啊!

  

  可张振勋才不理这一套——老子就是要搞事,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看看谁更爽!

  

  在这种凶猛打压之下,德国公司亏损严重,眼看就要破产关门,迫不得已,只好低下自以为高傲的头颅,找张振勋求和,许诺再也不会歧视中国人,张振勋这才高抬贵手。

  

  在最后,让我们看看张振勋的传奇人生——

  

  张振勋(18411916),字弼士,号肇燮。出生于广东潮州,家庭贫穷,只念过3年书,15岁到印尼巴达维亚讨生活(今雅加达)。

  

  张振勋一开始在一家米店打工,邻店一位姓温的老板见他干活勤快、心思聪明,于是招他为女婿。有了财力支撑,张振勋开始大展鸿图,与各方搞好关系,承包酒税、典当税,收获巨利。

  

  随后他进军酒业、种植业、药材业、采锡业、船运业,生意遍及新加坡、马来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各地,成为当时东南亚首富。

  

  1892年以后,清政府对张振勋持续加官晋爵——槟榔屿首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中国通商银行总董、粤汉铁路总办、佛山铁路总办。1903年赏侍郎衔,三品京堂候补。1905年赏头品顶戴,授太仆寺正卿,担任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督办铁路大臣。他在慈禧寿宴上享受免跪特权。

  

 

  民国建立后,张振勋又担任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南洋宣慰使,筹办中美银行。

  

  在此期间,他在国内创立和投资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广厦铁路公司、广西三岔银矿、惠州福兴玻璃厂、雷州垦牧公司等。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1894年他出资300万银元,创办张裕葡萄酒公司,一直经营到现在。

  

 

  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公司的可雅白兰地(KOYA Brandy)、红玫瑰葡萄酒、琼瑶浆(Gewurztraminer)和雷司令(Riesling)白葡萄酒一举获得四项金奖和最优等奖项,张裕葡萄酒因此成名。

  

  张振勋的财富超乎常人想像,比如他1878年在日里创办的笠旺垦殖公司,雇工人一万多人。其中一座橡胶园,他坐马车直线走4个小时才能出园。

  

  他在巴城、新加坡、香港和广州设立药行,从国内采购名贵中药,运到新加坡、巴城,批发到国外,运国药的船再从国外运回西药。华侨聚集的海外市场,如曼谷、东京、河内、旧金山、纽约、菲律宾、檀香山等地的中药行业,都从张振勋的药行进货,组成一个遍及海内外的庞大药材批发网。

  

 

  早在1869年,张振勋的财富就达到8000万两白银,比清政府当年的财政收入(7000万两白银)还多,是当之无愧的华人首富。

  

  1916年,张振勋在巴达维亚逝世,当他的灵柩经过新加坡、香港时,英国、荷兰殖民政府下半旗致哀,港督亲自前往凭吊。孙中山先生特派代表送挽联:“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