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雅虎财经网报道,因受中国政府“反腐倡廉”政策的影响,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遇冷,但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Vinexpo)大胆预测,2015年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这种基于国内中产阶级逐渐成形、葡萄酒消费人群日益增多的论断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实际上,葡萄酒的平民化发展趋势、品类多元化倾向,都成为影响今后葡萄酒市场回暖的重要因素。
大众化消费成型
促成葡萄酒市场回暖的首要因素,就是大众化消费市场的逐渐成型——在过去数年内,以白酒为主体的大众消费市场已经改变,葡萄酒正成为除白酒、啤酒外最为重要的酒精类饮品。与此同时,因为限制“三公消费”对葡萄酒市场带来的冲击开始转变,在高端葡萄酒消费趋弱的今天,大众化、中低端葡萄酒日益受到欢迎,成为市场新的主体。
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2013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耗量飙升69.3%,共计1.62亿箱,相当于19.4亿瓶。2013年,全年人均葡萄酒消耗量达到1.4公升。
有国外葡萄酒品牌经营者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尽管中国政府“反腐倡廉”政策对于葡萄酒市场影响巨大,但2015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013年,中国整体葡萄酒的消费量放缓,较2012年微跌2.5%,这也是中国葡萄酒消费量10年来首次下降。这种情况在国产葡萄酒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其跌幅比进口葡萄酒高出4.9%
虽然在2013年、2014年间,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上升势头曾被短暂中断,但市场人士相信,这一曲线很快会上扬。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VINEXPO)市场总监理查德·居荣表示:“虽然过去两年中国市场呈现疲软态势,但是就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而言,我依然对这个市场充满信心。尤其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中产阶级,这些人群是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的消费主力。”
根据相关预测,今后数年内,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每瓶零售价为5~10美元和10~20美元的产品上,预计其销售量同期升幅分别达到64%及69.48%,而每瓶售价高于20美元的葡萄酒增幅将会放慢,预计为23.58%。
据称,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将有3700万人次达到法定饮酒年龄,这意味着将增加3700万的潜在消费者,比加拿大总人口数还要多,这让诸多葡萄酒企业感到振奋,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虽然2013年的降低有限制‘三公消费’的原因,但这也恰恰扭转了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营销专家吕正春经过研究后指出,与白酒市场一样,葡萄酒市场中高端品类在2013年间受限制“三公消费”的打击,但给了中低端品类新的机会点。
上一篇:
中外葡萄酒正面交锋糖酒会
下一篇:
南非葡萄酒来汉运费将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