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378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体系介绍
体系标准化栽培技术在合肥试验站示范基地增效带动显著 [2014/6/24 8:38:01]   来源:合肥综合试验站 孙其宝团队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孙其宝站长接受地方媒体采访


  

  开园了!合肥试验站示范基地歙县万兴园经过园主王继红的辛勤劳动,2014年6月16日迎来了收获的日子,“万兴园”葡萄正式开园采摘上市,较2013年提前了一个月。歙县万兴园葡萄示范基地开建之初就依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和华东华南栽培岗位专家陶建敏教授,葡萄生产从2012年基地选址、各项新技术应用严格按照体系标准化规范实施,2013年葡萄进入结果期,开园为7月20日,单棚(净面积.0.7亩)收入达到1万元,实现了葡萄当年定植次年丰产、亩收入超万元目标。今年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单棚产量2500斤,亩效益有望超过3万元。示范基地部分设施大棚葡萄提前到6月成熟上市,弥补了当地枇杷下市后,大宗地产水果空缺,有效缓解了以往葡萄生产集中于7、8月集中上市的压力,为当地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歙县葡萄种植历史较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试种,许多果农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称得上是葡萄种植能手,都对自己的一套葡萄种植技术十分自信,并为之感到自豪。2012年万兴园葡萄生产标准园创建以来,周边的许多老果农纷纷前来观望,看着是与他们完全不同的种植模式、栽培技术,都在暗自嘲笑,又“好心”苦劝从未种过葡萄的园主王继红:“不要听这些外来的专家胡说,要谨慎花钱,不要弄得血本无归……”,一些人等着看王继红的笑话。2013年葡萄收获后,听说王继红的葡萄园种植第2年单棚收了1万多元,葡萄品质好,还在省里优质水果评比中获得了3个三等奖。再到葡萄园里一看,王老板的葡萄树才第2年就比他们4-5年生的长得都好,每亩才栽30-50株,个个从内心佩服。2014年开春以来,歙县果农已有200多人来学习王继红的葡萄种植经验,如今“万兴园”已小有“名气”了,黄山市黟县、休宁、屯溪、徽州区,还有周边的宣城、铜陵等地葡萄种植户也慕名来学习体系推广的葡萄标准化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