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鲜食葡萄栽培岗位专家团队深入福安市多个葡萄生产基地,围绕品种改良、土壤改良、设施升级、栽培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展开全产业链技术指导,以科技力量推动当地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站来到福安市上佳好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值单膜促早栽培葡萄进入花絮分离关键期。鲜食葡萄栽培岗位专家郑焕副教授现场演示了新型电动疏花机的规范操作,通过对比试验向农户展示科技创新带来的显著效益。"1台电动疏花机器一天可以疏5000-7000串,显著降低后期疏果的时间及人工成本。"郑焕强调,在劳动力紧缺背景下,机械化是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团队陶建敏教授还针对该基地引种的‘阳光玫瑰’‘黑皇’‘浪漫红颜’等新品种,量身为企业定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案,后期福安葡萄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将在该基地全程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规范使用示范。
在宁德市臻五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改造升级现场,专家组重点指导现代农业设施建设。针对闽东地区台风频发、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对在建的防高温避雨设施提出优化建议,通过降低天窗卷膜高度,增加骨架密度、采用抗风压覆膜材料等改进措施,提高设施抗台风等级。该基地将试种国家葡萄体系自主选育的等新品种,着力打造集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化葡萄产业园。
最后一站溪柄镇示范基地呈现蓬勃生机,促早栽培的巨峰葡萄已进入花期。陶建敏教授现场演示疏花技术,传授无核化处理、精准保果及科学膨大等关键技术,并建立"专家+研究生+农户"的联动机制。依托福安葡萄科技小院平台,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团队将长期驻点开展技术示范,通过"田间课堂""科技赶集"等形式,推动葡萄轻简、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落地转化。
团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重点在品种结构优化、轻简化栽培技术、智能化农业应用等环节发力,助力福安葡萄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