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3186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体系介绍
国家葡萄体系团队赴维西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2019/8/11 11:02:32]   来源:联合供稿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保和镇兰永村花落坝村民小组

 

 


保和镇兰永村花落坝村民小组

    


 

维西县哈达农庄


 

 

维西县哈达农庄

 

  201987-8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专家张振文、郭修武、温景辉、张国军、杨顺林、陈谦赴三区三州(藏区)维西县开展葡萄产业科技扶贫工作,深入实地调研考察维西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现场指导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7日下午4时,团队成员在维西县农业农村局杨俊杰副局长,植保站尹文跃站长(葡萄产业推进组组长),和忠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食用菌产业推进组长),杨树刚(维西县投资促进局局长)陪同下,到保和镇兰永村花落坝村民小组葡萄种植基地开展葡萄科技扶贫工作,8日到达哈达农庄工作。

 

  维西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维西是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隅,迪庆州藏族自治州西南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保护区中心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过渡带,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丽江市玉龙县接壤,南与怒江兰坪县相连,西与怒江州贡山县、福贡县为邻,北与德钦县衔接,国土面积4661平方公里。全县辖七乡三镇,共有79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员会、1029个村民小组。当前全县常住总人口1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8.72%。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5.99%,傈僳族人口占56.5%;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傈僳族人口占66%


  一、冰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维西县境内干热河谷地带多、昼夜温差大,适宜于葡萄生长,境内的澜沧江干热河谷区、腊普河谷区、永春河谷区葡萄生长有悠久的历史,有近3万亩的土地储备资源适宜种植冰葡萄。当前,维西县葡萄栽培面积有(截止20197月)5383.44亩,其中,保和镇2028.4亩;永春乡1683.85亩;塔城镇1671.71亩。葡萄主栽品种为威代尔,还有赤霞珠、玫瑰蜜、雷司令、霞多丽、水晶、玫瑰香等品种。

        

  生产加工企业,已引进藏地天香有限公司、培育维西哈达农庄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维西塔木德商贸有限公司格古庄园等参与全县葡萄产业的开发,实现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葡萄酒加工产业链已经形成。现阶段,维西县葡萄加工生产能力达到年加工葡萄6000多吨。2018年维西县生产葡萄1422吨,加工葡萄1000多吨。


  二、葡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


  冰葡萄种植靠天吃饭,缺乏必要灌溉设施和条件。


  2、市场手段单一,品牌创建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当前酿酒葡萄产品主要为冰葡萄酒,结构单一。鲜葡萄缺少贮藏保鲜等技术,销售以农户零售为主,未形成品牌集成效应。

       

  维西县有关领导对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专家提出了在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中希望能够解决的事项:

        

  一是请科技扶贫专家组利用各自的资源帮助维西对接反映维西县葡萄产业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特别在葡萄产业示范园建设建设方面多给予帮助和支持。

        

  二是我县冰葡萄产业迫切需要引进实力较强的企业,维西葡萄酒蕴含了维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这是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但因为缺乏得力的企业带动,葡萄生产加工已成为冰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更不可能把这种文化信息有效地传递出去。迫切希望各部门发挥力量,推荐并引进能大力发展葡萄酒生产与加工的得力企业,引导消费者对好酒的认知,并加深对维西葡萄酒的印象,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认知度,实现葡萄酒的品牌化经营,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请求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专家组多关注维西冰葡萄产业,帮助维西推介冰葡萄产业,并通过专家组的职业资源,帮助维西对接冰葡萄产业方面的企业。

         

  三是请科技扶贫专家组对维西葡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给予直接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