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3065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体系介绍
国家葡萄体系团队赴德钦(藏区)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2019/8/11 10:52:56]   来源:联合供稿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在德钦县座谈会上

 



奔子栏叶央村葡萄基地

 


 

奔子栏叶央村葡萄基地

 



奔子栏叶央村葡萄基地



 

云南香格里拉梅里酒庄

 



云南香格里拉梅里酒庄

 


 

轩尼诗阿东酒庄


 


轩尼诗阿东葡萄基地

 

  201986-7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专家张振文、郭修武、温景辉、张国军、杨顺林、陈谦赴三区三州(藏区)德钦县开展葡萄产业科技扶贫调研指导,为切实做好藏区葡萄产业方面的科技扶贫任务和工作,此次重点深入实地调研考察葡萄产业发展现状,现场指导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6日,团队成员先后到德钦县奔子栏叶央村鲜食葡萄基地和酩悦轩尼诗(阿东)傲云酒庄、香格里拉梅里酒庄及葡萄基地调研。              

       

  7日上午,与德钦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进行会商座谈交流,会商制定今后科技扶贫工作。

        

  座谈会上,格茸卓玛副县长向我们介绍了德钦县的基本情况及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德钦县地处云南西北部横断山脉地段,滇、川、藏三省结合部,平均海拔4270米,县城海拔3400米,堪称云岭之巅。总人口68000余人,有藏族、傈傈族等13种世居民族,其中藏族占81.6%,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融并存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和生态限制开发县,县辖62镇、46个行政村、475个村民小组。

        

  德钦县位于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干热河谷地带,平均海拔在1800米至2800米,昼夜温差大,短成分多,紫外线强,透射率高,土壤沙性肥力适中,光照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域气候优势,十分适宜发展葡萄种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3840亩,葡萄种植户2778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76户,种植面积725.32亩。

       

  德钦县通过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模式,先后引进香格里拉酒业公司、香格里拉梅里酒庄、酩悦轩尼诗等知名企业落户德钦,永恒酒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以德钦生产的葡萄为原料的香格里拉梅里冰酒敖云等系列葡萄酒开创了中国葡萄酒新境域,在国内外葡萄酒展上屡获殊荣,为德钦县打造葡萄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力拓展了德钦葡萄酒销售市场,全面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葡萄产业已经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格茸卓玛副县长在介绍德钦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时说:我县葡萄产业培育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相比其他地区,仍处在较低层次水平,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支撑还很弱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二是产业规模化发展任重道远。全县仅有可利用耕地53万亩,不到国土面积的1%,多数原选定的酒庄选址点受限于生态红线等政策,重新选址困难、无法落地建设。三是培训宣传力度仍需加强。因本地区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接受先进农业科学技能的能力有限,群众掌握农业技术的难度较大甚至部分农户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对酿酒葡萄园的管理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心理,造成优质原料短缺,不利于酿酒葡萄产区的发展。

        

  随后,本地区的企业代表分别做了发言,介绍了各自企业现状及目前的需求。

        

  最后,格茸卓玛副县长希望我们国家葡萄体系在德钦的人才培养、引进;葡萄品种的研究;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区域品牌的宣传等方面能够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为藏区扶贫工作提供助力。

        

  座谈会上,国家葡萄体系团队成员分别对德钦政府和企业人员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对应作答。

        

  张振文教授:从国家大香格里拉产区规划的角度,分产品高端定位、龙头企业的实力与认识、苗木基地建设、品种示范筛选、人才短缺与培养和科研助推与提升等6大方面系统性地回答了交流中的疑问。

        

  张国军站长:就德钦产区独特高原小气候特点和地块间差异大的问题,从栽培角度阐述了合理树体结构的重要性和几大基本调控原则,希望尽早确立合理种植和管理模式以发挥出产区特色。

       

  杨顺林站长:从政策认识与理解、具体规划建设环节、体术提升与支持渠道等方面做了总结发言。

        

  此次赴三区三州(藏区)德钦县开展葡萄产业科技扶贫调研指导,深入实地调研考察本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实地解决地区葡萄生产中实际问题,为今后扶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