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966年出生于陕西省富县。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微生物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葡萄酒、果酒评酒委员
主要工作经历:
一直从事葡萄-葡萄酒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
承担的本科课程主要有《葡萄品种学》、《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卫生学》、《葡萄园田技能》、《专业英语》、《葡萄酒鉴赏》(全校公共选修课)等,并承担研究生课程《葡萄学研究进展》。
曾参加或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主要有“葡萄抗病基因的取代积累研究”、“葡萄酒质量最优化研究”、“葡萄优质抗病品种的选育”、“葡萄酒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山茱萸利口酒的开发研制”、“超滤在葡萄酒澄清、稳定上的应用研究”、“法引葡萄营养系品种的研究”、“陕西省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杨凌酿酒葡萄示范园建设”、“酿酒葡萄新品种的推广”、“爱格丽中间试验与区域试验”、“苹果酸-乳酸发酵关键基因的克隆及转化酿酒酵母的研究”、“苹果酸-乳酸发酵的酿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等,并参加过多项技术推广与技术服务工作。
主要学术著作:
《葡萄品种学》(专著、教材),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出版。
《葡萄酒卫生学》(专著、教材),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出版。
《葡萄与葡萄酒研究进展》(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葡萄与葡萄酒研究进展》(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参编《专业英语》教材及研究生教材《葡萄与环境研究进展》。
在《园艺学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中国生物工程学杂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
“葡萄抗病基因的取代积累研究”于2001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酿酒葡萄新品种爱格丽”于2001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葡萄酒质量最优化研究”于2002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学方面: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葡萄酒品尝学的教学实践与改革”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综合评价:
刘延琳同志有很强的工作责任感,讲求授课艺术,是学生欢迎与爱戴的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爱岗敬业,工作作风严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一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