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综合试验站
龚林忠 潘嘉宜 诸小敏 刘勇 王会良
我国葡萄园施肥多通过秋施基肥,生长季节追肥施用N、P、K、有机质等,而钙(Ca)、镁(Mg)、硼(B)、锌(Zn)等元素的使用却不重视,这些元素的缺失或施用不足易引起葡萄的不正常生长,葡萄缺Zn果粒较小、叶片也变小,缺Ca果粒变软,易裂果,缺B影响坐果,缺Mg叶片黄化,生产中通常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补充这些微量元素,本实验通过施用含有不同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研究其对藤稔葡萄结果及果实品质等影响,为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于2012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葡萄园进行。试验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8 ℃,年均降雨量1680 mm,无霜期266 d。试验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匀。土壤为黄粘土,pH值为7.0、有机质含量13.6g/kg。供试藤稔葡萄树龄4年,株行距150cm×250cm,避雨栽培,管理水平一致。
试验用叶面肥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提供,共5 种,分别是:1号:普通;2号:氨基酸硼;4号:氨基酸钙;5号:氨基酸钾;6号:氨基酸硒。
(2)方法
共设5个处理,1-2株为1个小区,重复4次。各处理如下:
处理Ⅰ: CK,清水对照;
处理Ⅱ: (1号2次+2号2次)于展3-4片叶开始至花前10天结束, 每7天喷施一次氨基酸1号叶面肥(喷施浓度1000-1200倍);于花前10天和2-3天各喷施一次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号叶面肥;
处理Ⅲ: (1号2次+2号2次+4号3次)于展3-4片叶开始至花前10天结束,每7天喷施一次氨基酸1号叶面肥(喷施浓度1000-1200倍);于花前10天和2-3天各喷施一次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号叶面肥;于坐果后开始至果实开始软化或着色时结束,每10-15天喷施一次含氨基酸钙的氨基酸4号叶面肥(喷施浓度600-800倍);
处理Ⅳ:(1号2次+2号2次+5号3次)于展3-4片叶开始至花前10天结束,每7天喷施一次氨基酸1号叶面肥(喷施浓度1000-1200倍); 于花前10天和2-3天各喷施一次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号叶面肥;于刚着色或软化时开始至成熟前10天结束每10-15天喷施一次含氨基酸钾的氨基酸5号叶面肥(喷施浓度600-800倍);
处理Ⅴ: (1号2次+2号2次+6 号5次)展3-4片叶开始至花前10天结束,每7天喷施一次氨基酸1号叶面肥(喷施浓度1000-1200倍); 于花前10天和2-3天各喷施一次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号叶面肥;于盛花期至果实成熟前15天结束,每10-15天喷施一次含氨基酸硒的氨基酸6号叶面肥(喷施浓度600-800 倍);
在花期、枝条老熟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定期观察各种处理的物候期。
果实开始转色期( 6 月2 0 日) 、果实采收后( 8 月1 6 日) 取各处理新梢的第4-6节叶片各10 张,立即带回实验室称取重量、测叶面积(长×宽)以及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参照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学实验手册]方法,用95% 的乙醇浸提提取,用UV-2102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吸光度。
果实成熟后调查每株果穗数、并称取单株产量,随机选取2-3穗果实带回实验室分析果实经济性状,包括果实纵横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仪测量,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量。
(3)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和SAS 8.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1)不同叶面肥处理对转色期叶片重量、大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从表1可知,使用叶面肥处理后,在藤稔葡萄刚开始转色时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都要比对照(清水)高,其中处理Ⅱ、Ⅳ叶绿素a含量以及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处理Ⅱ叶绿素b含量要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a/b比值虽然处理Ⅲ、Ⅳ、Ⅴ比对照高, 但处理Ⅱ略低于对照,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叶片重量都要高于对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叶面积(长*宽)各处理也高于对照,其中处理Ⅳ、Ⅴ显著高于清水对照。
(2)不同叶面肥处理对采收后叶片重量、大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知道,在采收后, 使用不同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处理的藤稔葡萄叶片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各处理与对照以及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处理Ⅱ、Ⅳ、Ⅴ 比对照的含量要略高;叶片重量用叶面肥处理的同样要略高于清水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叶面积大小使用叶面肥处理的同样大于清水对照,其中处理Ⅳ叶面积大小显著大于清水对照。
(3)不同叶面肥处理对藤稔葡萄物候期、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之间开花期、枝梢老熟期、果实开始转色期、果实成熟期等物候期以及平均单株产量、平均每株最后果穗数量相互之间并无明显差异;7月3日观测的枝梢老熟比率以处理Ⅱ最高,约50%左右,其次是处理Ⅳ、Ⅴ,但处理Ⅲ枝梢老熟比率还要低于对照。
(4)不同叶面肥处理对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与清水对照的穗长、穗重、粒重、可滴定酸、果实纵横径以及果形指数等果实经济性状差异不大,其中处理Ⅱ、Ⅲ平均穗重比对照大,而处理Ⅳ、Ⅴ平均穗重却较清水对照小;平均粒重以处理Ⅱ最大, 其次是处理Ⅳ,另外2种叶面肥处理小于清水对照;使用叶面肥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要高于清水对照1.7%,最高的是处理Ⅱ,达13.16%,要高于对照2.5%,但所有处理与对照之间都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3 小结与讨论
(1)试验用几种氨基酸肥通过叶面喷施于藤稔葡萄能增大藤稔葡萄叶片重,显著增大叶面积;在果实开始转色期能增加叶绿素a、b 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对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2)试验用几种氨基酸叶面肥都能一定程度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果实穗重、单粒重、可滴定酸等其它果实经济性状影响不明显。
(3)试验用叶面肥能在一定程度促进枝梢老熟,但使用氨基酸钾肥的叶面肥并未出现提早转色, 可能是受到产量、葡萄园的管理等有关,关于不同元素的氨基酸叶面肥对着色、成熟、产量等性状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