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科院园艺所
伍新宇 潘明启 张付村 韩守安
葡萄延后栽培模式按照葡萄能否自然成熟,可细分为自然成熟后延迟采收和保温成熟延迟采收二种模式。前者如昌吉市的大棚栽培和伊宁市的温室露地生长, 9月份葡萄成熟后覆膜保温,入冬后加温挂树贮藏延后栽培、12月初大雪后采摘;后者如乌恰县在高寒区生育期短,葡萄不能自然成熟,必须利用温室保持温度,葡萄在10月底-11月中旬成熟后延迟栽培,在翌年1-2 月采收。保温成熟后延迟采收模式可在晚熟葡萄不能成熟的地方发展,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高原戈壁质土壤温室葡萄延后栽培技术如下。
1 建棚及棚址选择
(1)棚址选择
高原设施延晚葡萄适宜在年平均气温3-8℃,极端最低温度-27℃ 以上,≥10℃有效积温≥2500℃,海拔高度1800-2500m,无霜期135天左右的地区发展。要求交通便利、水电路配套。
(2)戈壁日光温室的建造
用砖混、毛石混凝土或卵石浆砌墙体,下挖50cm,墙后堆3-3.5m 的戈壁石;温室跨度8m、长度50- 80m、高度以3.8m为宜;采光屋面坡度27°;后屋面仰角41°为宜; 温室座北朝南,偏西5°-8°。将葡萄棚架连接点用直径15mm的钢筋预埋于后墙中,高度2m。
(3)开挖定植沟
焊桁架前在温室中间挖一条东西向的定植沟。沟宽2m,沟深80cm,沟长依棚长确定。将两张2m宽的棚膜铺在沟边, 沟底相距50cm,其余露出地面。回填客土30cm,将5m3有机肥集中到沟中间,可堆成50cm宽20cm厚,再填客土。大水漫灌两次洗碱,沟距离原地面10cm。
2 品种及苗木选择
适宜延晚栽培的品种有:全球红、秋黑、红宝石无核、g瑞森等晚熟、极晚熟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耐储运、不裂果的特点。使用苗木应选用无病虫害,品种纯正,苗木直径5-7mm,有三个以上饱满芽,根系完整,植株鲜活的一年生扦插苗或嫁接苗,也可选用生长健壮的营养袋苗。
3 栽培密度与架式
为提高早期产量,温室葡萄栽培密度较大,栽后四、五年逐步间伐,达到正常株行距。戈壁温室一般采用南北向,在中间种植一行,株距25cm,亩栽330株,可采用棚架或水平连棚架,成龄后间伐到株距2m。
4 苗木定植及定植当年管理
(1)定植
2月底、3月初地温回升即可定植。剪去葡萄苗伤残根及过长根系, 保留1 5 cm。用吲哚丁酸1000ppm液沾根3-5秒钟,注意芽眼不能沾到药液,或用吲哚丁酸50ppm液浸泡12-24小时。开30cm 深的沟,摆放葡萄苗间距25cm,按“一踩二提三覆土”的要求定植。
(2)水肥管理
栽后大水漫灌,10天后再灌一次。苗木开始生长后,每15-20天追施尿素20-30g/株,共施3-4次。7月底8月初后可追施磷酸二氨1-2 次,30-50g/株。叶面喷施0.5%尿素、磷酸二氢钾2-3次。
(3)苗木管理
苗木发芽后选1个生长良好的新梢培养成主蔓。苗高30-40cm要及时引缚,使其能直立生长。50cm 以下副梢全部抹去,以上副梢留2 片叶摘心,并除去副梢芽眼。主蔓1.5m左右时摘心,留顶端2个副梢,5-7片叶后连续摘心。12月进入休眠。冬季修剪可在12月-翌年2 月底前进行。在充分成熟、粗度在1cm处剪截。
5 结果期植株管理
(1)树体培养与产量控制
栽后第二年,顶端延长枝培养主蔓,经过2-3年葡萄可进入正常结果期。第二年每株留结果枝2-3 个,每结果枝留1花序,弱枝不留果。每穗葡萄重0.5kg左右,亩产量400kg左右为宜。成龄后葡萄穗重可控制在700-850g,亩温室产量控制2000kg。
(2)枝蔓与果穗管理
葡萄发芽后,要及时抹芽、定梢、除卷须、引缚。开花前花穗以上留5-6片叶摘心,花穗以下副梢全部除去,花序以上副梢留2-3片叶摘心,先端1-2个副梢留5-7片摘心。营养枝留7-9片叶摘心,前端1-2个副梢留5-7片叶摘心,其余副梢留2-3片叶摘心。
开花前1 周, 除去多余的花序,中大花序除去副穗和上部2-5 个小分枝及下部尖端部分。开花后20天左右疏去形状不好、小粒、过多的果粒。
(3)生长调节剂使用
对无核葡萄开花前喷15mg/l的赤霉素,可提高坐果率。开花后10 天对果穗喷25mg/的赤霉素+2mg/l 膨大灵可增大果粒;有核葡萄花后15天喷25mg/l的赤霉素+2mg/l膨大灵可增大果粒。
(4)树形与肥水管理
树形按独龙干或H型整枝,通过2-3年管理后成型。树体与肥水管理同大田生产。
6 设施内温度和湿度的管理
(1)揭帘
在5月中旬,地温高于12℃, 芽眼膨大变绿时开始揭帘升温。开始升温后,可通过浇发芽水,打开上下通风口,用夜温来降低棚温,延长发芽期。发芽后当气温低于2℃要保温。夏季收好棉被,打开上下通风口,同露地生产。通风口要固定,防止棚膜下滑造成闷棚。有冰雹威胁的地区,需要在通风口拉防雹网。
(2)扣膜
9月初,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10℃,要及时扣棚膜。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地温保持在10℃以上。处于果实着色至成熟期的大棚,白天棚温不高于30℃, 夜间12-15℃,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3)休眠期管理
果实采摘后逐步降温。气温保持在-10℃以上,气温过低白天拉帘升温。4、5月份夜间拉开白天覆盖的方式,应用冷热空气置换技术,降低棚温。
(4)湿度管理
花期湿度要低一些,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其余时期控制在70%-80%为宜。9月份扣膜后改为滴管,栽培行覆地膜,降低棚内湿度。
7 病虫害防控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防治参照露地葡萄。采果后、发芽前喷5-6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次,以杀灭越冬病菌,喷石硫合剂时气温不低于4℃。清除越冬菌源,修剪病枝,扫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周边温室种植有桃、杏、樱桃等果树及番茄等果菜时要预防红蜘蛛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