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
刘三军 章鹏 陈锦永 周增强
葡萄大棚栽培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速度迅猛,为防止棚内栽培发生低温冻害,针对冬末春初的低温雨雪天气,葡萄种植户要切实加强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覆盖棚膜前后应注意的6项技术措施如下。
1 及时修复棚架,覆盖薄膜和覆盖物
大棚骨架受损、薄膜出现破损要及时修复,增加保温性能。当棚内温度低于-5℃时,需要在葡萄植株和棚膜之间加盖1-2层薄膜,可抵御夜间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同时,在棚膜上加盖草帘等覆盖物,保证夜间的温度损失。
2 雨雪大风天气,注意加固棚体雨雪天气应注意及时加固棚体,避免因雨雪造成棚体的损毁,特别是竹木架构的棚体,承压差。技术措施为:在棚体两边增加拉杆或棚内增加立柱,单道压膜线增加为双道压膜线。同时及时清除棚面的积雪或冻冰,减小棚体压力,以防止大棚倒塌或大风吹毁。
3 棚内通风管理
对处于催芽期的葡萄植株,低温阶段适当晚揭早盖,在大棚两端设立1m高的挡风膜,同时设立防寒裙膜,即在棚周围内挂一层1m高的普通薄膜,避免两边直接通风。在晴天中午加强通风管理,不仅可以减低棚内湿度,而且可以防止棚内不良气体伤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清沟防渍害、设置防寒沟
棚间和棚头的排水沟要及时清理,确保排水沟的畅通,设置深30cm的排水沟。在水分横向渗透能力强的地方,在雨雪天气集中的时候,极易造成棚外积水,棚内易发生渍害,因此排水沟的设置,可以减轻渍害发生。防寒沟的设置为:在棚体内部和外围约1m处,挖30-50cm深,30cm宽的防寒沟,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沟内放置锯末、树叶、粉碎的作物秸秆等,表面覆盖一层土,踏实,可以显著提高棚内温度。
5 加强肥水管理
适时补充土壤水分,对于提高土壤湿度和减轻葡萄植株冻害发生有重要作用。但浇水不宜过多,遵照“少量多次”原则,以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在发芽前,施入有机肥(厩肥、鸡粪、牛粪等),使用量为4方/666.7m2为宜,既可以体改地温,又可以为植株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发芽后,施肥以多元复合肥为主,使用量以30kg/666.7m2为宜。
6 病虫害的综合预防
冬春季节,大棚栽培的葡萄主要病害为灰霉病和白粉病,注意对两种病害的防治。预防灰霉病,可以使用50%保倍福美双WP1500倍液、50%异菌脲WP500-600倍液进行保护,灰霉病发生后,可用50%多菌灵WG1000-1200倍液、10%多抗霉素WP600倍液、97%抑菌唑4000倍液、50%啶酰菌胺1500倍液进行喷施。预防白粉病,可使用50%保倍福美双WP1500倍液进行保护,若发病,则使用50%保倍3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3000倍液全园使用;若发病严重,则采用50%保倍福美双WP15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全园使用,也可用10%美铵6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