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007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意大利考察之---鲜食葡萄栽培技术 [2013/6/25 14:19:58] 来源: 作者:Admin
"

 

 

东北区栽培岗位
刘凤之 王海波 周宗山 王孝娣 郝志强
 
 
  意大利是欧洲鲜食葡萄生产第一大国,其鲜食葡萄栽培技术居于欧洲乃至世界领先地位。2012年11月3-8日笔者赴意大利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葡萄产业有所借鉴。
 
  1 鲜食葡萄主产区栽培面积和产量
 
  2011年,意大利鲜食葡萄栽培总面积7.3万hm2,总产量150万t,占世界鲜食葡萄总产量的9%左右,平均每公顷产量20.5t。其中,普利亚地区是意大利鲜食葡萄的主产区,其鲜食葡萄栽培总面积4.7万hm2,总产量110万t,占意大利鲜食葡萄总产量的70%左右,平均每公顷产量23.4 t(世界鲜食葡萄平均每公顷产量8.7t)。
 
  2 普利亚地区的气候条件
 
  普利亚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平均气温25~27℃;每年8月底9月初进入雨季,全年降雨量400~500mm; 冬季温暖湿润, 平均气温8-10℃。
 
  3 普利亚地区鲜食葡萄的品种构成及砧木选择
 
  普利亚地区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较多,其中,意大利占栽植总面积的62%,维多利亚占12%,红地球占8%,Regina占7%,M.Palieri占5%,其他有核品种占2%,无核品种占4%(其中,皇家秋天、克瑞森无核和莫莉莎无核栽植面积增加,优无核、汤姆逊无核和Sublima栽植面积维持稳定,森田尼无核栽植面积减少)。
 
  在钙质土和石质土的土壤条件下,为了获得高产,一般常选择抗旱且生长势旺的140Ru、1103P作砧木,但为了促进果实着色且提早成熟,有时也选择生长势弱的34E.M.、161/49C和157/11C作砧木。
 
  4 普利亚地区鲜食葡萄的栽培模式、架式及树形
 
  普利亚地区鲜食葡萄栽培方式以避雨栽培为主,促早栽培(连栋或非连栋塑料大棚)和延迟栽培(简易覆盖)为辅。定植行株距以1.8m×1.8m为主,少量采用3.5~4.0m×2.0m。架式采用双层平棚架,下层棚架固定主蔓,上层棚架固定新梢,上下层棚架间距20~30cm,便于新梢绑缚管理。树形主要采用顺行水平龙干形和头状形,叶幕形以水平叶幕为主,少量采用V形叶幕。
 
  5 普利亚地区鲜食葡萄的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以自然生草为主,人工生草为辅。施肥管理按照土壤分析和叶分析确定的配方进行精准施肥。2年施用1次有机肥,以农家肥为主。水分管理根据植物学标准进行灌溉,少量大型农场采用智能化灌溉,但效果不如植物学标准。植物学标准如下:萌芽前后至开花期,水分供应充足,植株新梢梢尖呈弯曲状生长;坐果期,进行适度水分胁迫,胁迫程度以葡萄果穗上的小青粒萎蔫脱落为宜;幼果发育期,水分供应充足,维持新梢梢尖呈直立状态生长;浆果转色至成熟期,进行适度水分胁迫,胁迫程度以葡萄植株基部老叶绿色变淡至果穗穗尖果粒开始变软(即与果穗上部果粒相比,穗尖果粒软于果穗上部果粒时需立即灌水,最迟穗尖果梗表面出现轻微坏死斑即开始灌溉)之间为宜,切忌穗尖出现不可逆的干旱伤害。灌溉方式以滴灌为主,少量采用渗灌,部分根区灌溉技术刚刚开始研究推广。
 
  6 普利亚地区鲜食葡萄的花果管理
 
  为了控制新梢长势,疏穗工作推迟至幼果发育期时进行。很少进行人工疏粒,一般在坐果期采取适度水分胁迫达到疏粒目的。无核品种有时进行赤霉素处理,果粒直径达8 mm时进行第1次喷施,15天后喷施第2次,喷施浓度均为50~60mg/L;有时为了增大果粒可结合赤霉素处理进行环割。
 
  7 普利亚地区鲜食葡萄的促早栽培和延迟栽培
 
  促早栽培面积占鲜食葡萄栽培总面积的4%,以简易连栋塑料大棚为主,一般可使果实成熟期提前30天左右。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 - 2 月开始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升温;喷施单氰胺解除休眠,使芽提前整齐萌发;采用环割促进果实成熟。
 
  延迟栽培最迟可延迟至圣诞节期间采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8月底9月初覆盖塑料薄膜(根据不同栽培目的选用粉红色、黄色、绿色和透明等不同颜色薄膜)开始避雨栽培生产,保护叶片,延长叶片寿命;后期增加氮肥的施用,延缓叶片衰老,推迟果实成熟。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东北地区葡萄园水分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