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005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设施内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3/6/25 14:19:42] 来源: 作者:Admin
"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褚凤杰 杨丽丽 宣立锋
 
 
  由于今年入冬以来,河北大部分地区都被阴霾天气包围着,晴天很少。这种天气很适合葡萄灰霉病的发生,据石家庄综合试验站调查,有的大棚果穗灰霉病发病率达30%以上,发病很严重。
 
  葡萄灰霉病又叫葡萄灰腐病,俗称“烂花穗”,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葡萄灰霉病是目前世界上葡萄上发生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害。
 
  1 症状特点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为害包括三个时期,花期、成熟期和贮藏期。目前在河北葡萄大棚内主要是葡萄花期前后发生的灰霉病。在这个时期,花序受害初期似被热水烫状,呈深褐色,病组织较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被危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果梗感病后呈黑褐色,有时病斑上产生黑色块状的菌核。
 
  2 发病规律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以菌丝和菌核及分生孢子在被害部位越冬,第2年春季温度上升后,遇雨或湿度大时分生孢子萌发,借气流传播,侵染花穗、果梗,甚至叶片。病斑上可再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并引起浆果发病。雨、雾、露水及高湿度最适病菌孢子的产生及侵染。孢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侵染的速度取决于温度、湿度及果皮表面是否存在露珠。如果果皮上存在水分,病菌也可以不通过伤口侵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严重。只要孢子发芽所需要的湿度得到满足时,低温并不能阻止孢子发芽。
 
  另外,管理措施不当,如枝蔓过多,氮肥过多或不足,管理粗放等,都可引起灰霉病的发生。
 
  3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特别是控制氮肥,多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整个树体的抗病力是最根本的方法。
 
  (2)在葡萄休眠期,清扫落叶,并结合施肥,把落叶和表层土壤与肥料掺混深埋于施肥沟内。在葡萄生长期,细致修剪,剪净病枝蔓、病果穗及病卷须、彻底清除于室(棚)外烧毁或深埋,以清除病原。
 
  (3)选用无滴消雾膜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设施内地面全面用地膜覆盖,降低室(棚)内湿度,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侵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及时绑扎枝蔓,使架面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温度,以减少发病,增强树势,提高抗性;阻挡土壤中的残留病菌向空气中散发,降低发病率。
 
  (4)注意调节室(棚)内温湿度,白天使室内温度维持在20-32℃,高于32℃时开始通风,空气湿度控制在75%左右,夜晚室(棚)内温度维持在 15-20℃,傍晚棚温降至20℃左右时关闭风口,空气湿度控制在85%以下,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缓病菌生长,控制病害的发生。
 
  (5)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应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药,灰霉病的防治关键时期是花期前后、封穗期、转色后。可选用以下农药交替使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保倍福美双WP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800倍液、40%嘧霉胺800-1000倍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