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0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设施葡萄休眠调控——化学破眠技术 [2013/6/24 17:39:01] 来源: 作者:Admin
"

 

 

综合研究室
刘凤之 王海波 王宝亮 王孝娣 魏长存 聂继云
 
 
  在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加温,否则过早加温会引起不萌芽,或萌芽延迟且不整齐,而且新梢生长不一致,花序退化,浆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促早栽培中,常采取一定措施,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以便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除了人工集中预冷的物理破眠措施外,目前生产上利用石灰氮和单氰胺打破葡萄休眠的化学破眠措施也广泛应用。
 
  1 石灰氮Ca(CN)2
 
  在使用时,一般是调成糊状涂芽或者经过清水浸泡后取高浓度的上清液进行喷施。石灰氮水溶液的一般配制方法是将粉末状药剂置于非铁容器中,加入4倍的温水(40℃左右),充分搅拌后静置4~6h,然后取上清液备用。为提高石灰氮溶液的稳定性及其破眠效果,减少药害的发生,适当调整溶液的pH值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在pH值为8时,药剂表现出稳定的破眠效果,而且贮存时间也可以相应延长。石灰氮打破葡萄休眠的有效浓度因处理时期和品种而异。一般情况是1份石灰氮兑4份水。
 
  2 单氰胺H2CN2
 
  一般认为单氰胺对葡萄的破眠效果比石灰氮更好。目前在葡萄生产中,主要采用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含有50%有效成分(H2CN2)的稳定单氰胺水溶液——Dormex(多美滋),在室温下贮藏有效期很短,如在1.5~5℃条件下冷藏, 有效期至少可以保持1 年以上。单氰胺打破葡萄休眠的有效浓度因处理时期和品种而异,通常是2.0%~5.0%。配制H2CN2或Dormex水溶液时需要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按0.2%~0.4%的比例)。一般情况下,H2CN2或Dormex不与其它农用药剂混用。
 
  3 注意事项
 
  3.1 使用时期
 
  一般应在葡萄需冷量得到部分满足(至少2/3的需冷量)之后。
 
  3.2 使用效果
 
  石灰氮或单氰胺解除葡萄芽内休眠使芽萌发后,新梢的延长生长取决于处理时植株所处的生理阶段,处理时期不能过早,过早葡萄萌芽后新梢延长生长受限。
 
  3.3 使用时的天气情况
 
  为降低使用危险性,且提高使用效果,石灰氮或单氰胺处理应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气温以10~20℃之间最佳,低于6℃时应取消处理。
 
  3.4 安全事项
 
  石灰氮或单氰胺均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在处理或贮藏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要避免药液同皮肤直接接触,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醇溶性,所以在使用前后1d内不可饮酒。
 
  4 新研制破眠剂
 
  在葡萄休眠解除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综合研究室设施栽培团队研制出破眠效果优于石灰氮和单氰胺的破眠剂1号和2号,目前正在处于试验示范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