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综合试验站
王敏 马小河 黄丽萍 赵旗峰 朱悦
山西省阳光玫瑰葡萄高质量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避雨栽培、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集成。
1 避雨栽培
主要示范推广技术为避雨棚的搭建,材料包括棚柱(钢管或水泥柱,钢管:圆管外径42-60mm、方管40mm×40mm,水泥柱:10-12mm×10-12mm)、横梁(钢管或木椽,钢管:圆管外径25-42mm、方管40mm×40mm,木椽80-120mm)、拱杆(钢管或竹片,钢管:圆管外径14mm或18mm,竹片:宽度40-60mm)、拱片(竹片:宽度40-60mm)、镀锌钢丝(直径2.2-2.8mm)、棚膜(厚度0.03-0.06mm)、压膜线(线绳或捆扎带,线绳:直径4mm,捆扎带:宽度20 mm)。
2 整形修剪
葡萄株行距:3.0-4.0m*2.5-3.0m。树形选择“一”字形水平龙干水平叶幕;成龄树垂直主干高1.6-1.7m,2个水平主蔓顺行向延伸,长度1.5-2.0m,结果枝组在主蔓上均匀分布,同侧枝组间距15-30 cm;新梢于主蔓两侧水平绑缚,同侧间距15-20cm,新梢长度1.2-1.5m,亩新梢量3000-3500条,每个新梢20-30片叶。
整形过程:I、第一年。当年新梢垂直长至主干高度时,距顶端15-20cm处摘心;选留2个萌发副梢顺行向绑缚,培养成为水平主蔓,主蔓长至8-9片叶,留5-6片叶摘心,促进夏芽副梢萌发,主蔓长至相邻植株重叠,顶端副梢留3-5片叶反复摘心。夏芽副梢留3-5片叶反复摘心。冬剪时,主蔓剪截至成熟节位或相邻植株重叠处,一般剪口粗度0.8cm以上,副梢留1个饱满芽剪截。
II、第二年。每条主蔓顶端选留一个健壮新梢继续培养水平主蔓;其余新梢水平绑缚,新梢10-12叶时及时摘心,以后3-5叶反复摘心,夏芽副梢留1叶绝后摘心;当年水平主蔓上夏芽副梢留3-5片叶反复摘心,继续培养为结果母枝。冬剪时,当年水平主蔓副梢留1个饱满芽剪截,2年生主蔓上选留的结果母枝留1-2芽短截,多余枝条疏除。
III、第三年及以后。主蔓上选留的新梢同侧间距保持在15-20cm为宜,新梢管理同第二年。冬剪时,选留的结果母枝留1-2芽短截,多余疏除。以后多年主要进行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更新。
3 花果管理
合理负载:控制亩产量2000-2500kg,单穗浆果数量50-70粒、重量750-1000g,穗形圆柱形,要求整齐一致。
花序整形:花前7-15天疏花序,选留穗尖3-5cm或中部花序7-10cm,可选择开花前10-15天,用3-5ppm赤霉酸浸或喷布花序。
无核保果:满花后2-3天,赤霉酸15-25ppm+氯吡脲2-5ppm浸或喷布果穗;
膨果壮果:满花后12-15天,赤霉酸25-50ppm+氯吡脲2-5ppm浸果穗。
疏果整穗:保果处理后一周左右,对果穗上部较长的小分枝打单层;果粒膨大处理后即进行整穗疏果,主要疏除小粒果、过大粒、向内的果粒、过密的果,选留向外果粒,确保围绕穗轴只有一层果粒,根据生产果品档次定位,每穗选留果粒50-70粒。第一次疏果后直至果粒第二次膨大期还会发生小果粒。发现较小的果粒要及时、多次剪掉。
4 肥水管理
以亩产量2000-2500kg为例,葡萄园生长季推荐化肥用量为N18-20kg、P2O55-10kg、K2O15-18kg。注重钙肥施用,按照“少量多次”、“土施为基础、叶面喷肥为补充”原则,从葡萄花前开始补钙,重点做好叶面喷施补钙。在树体发育关键时期施用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叶面肥。采收后,亩施入农家肥3-5m3或商业有机肥2吨、微生物菌肥1吨。
除萌芽前、开花前、浆果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采收后、休眠期等常规灌溉以外,从浆果膨大期至采收前,保持土壤墒情60%,一般7-10天灌水一次。
肥水一体化主要技术要点:I、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以灌溉流量为50m3/亩为例,注入肥液量大约为50L/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II、灌溉施肥程序。第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第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第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
5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控理念,倡导科学用药、精准用药,避雨栽培葡萄病害包括灰霉病、酸腐病、白腐病、霜霉病等,虫害包括绿盲蝽、蚜虫、蓟马、二斑叶螨等,防治关键期包括萌芽期、2-3叶期、开花前、落花后、封穗前、转色期、采收后、落叶期。根据气候与病虫发生情况确定或增加用药,一般周年用药次数为6-8次。
灰霉病防控推荐化学复配农药(唑醚•啶酰菌、嘧环•咯菌腈等)、生物源农药(木霉菌、苦参碱、井冈霉素等),霜霉病防控推荐矿物源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生物源农药(哈茨木霉菌、氨基寡糖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