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试验站
申海林 温景辉 邹利人 闫可 白瑞雯 齐晓光
枝条只有完全成熟,才会表现出良好的抗寒性。糖类物质的积累能增加细胞的渗透压,起保护植株的作用,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植株抗寒性的提高,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寒性,使植株安全越冬。本章以‘阳光玫瑰’和‘日150’为试材,通过葡萄生长后期遮光处理,分析不同技术措施对促进枝条养分物质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地点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葡萄试验示范园(吉林省公主岭市)。果园土质为壤土,土层深厚。以大棚栽培‘阳光玫瑰’和‘日150’为试验材料。树龄6年,砧木为‘贝达’,株行距1.0 m×2.0 m,‘厂’字形树形,常规田间管理。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葡萄生长后期采用不同的农艺措施,试验处理时间为9月末(果实采收后)。农艺措施选用遮光处理(选择黑色遮阳网将树体全部遮住不留缝隙),遮光处理设置单层遮阳网、双层遮阳网和三层遮阳网,以不遮光为对照选择生长势基本一致的葡萄植株,每处理5株,进行促进枝条成熟试验。样品采集:落叶后(10月28日),选取植株中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清水清洗后,去掉外皮层,用小刀刮取韧皮部和部分木质部,呈碎屑状,及时收集放入-80度冰箱保存备用。
遮阳后光照强度测定:选择晴朗天气(10月20日),使用3051C光合仪器,于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分别测定不同遮阳网层数内的光照强度,以不遮阳为对照,单层、双层、三层及对照的光照强度见下表。
1.2.2 试验方法
使用硫酸蒽酮法对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对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考马斯亮蓝 G-250法对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
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使用Excel 2013和SPSS 26.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下‘阳光玫瑰’和‘日150’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在‘阳光玫瑰’上,三层膜遮阳网处理的枝条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增加最多,为31.32%;其次为双层遮光处理,较对照增加27.06%;单层遮光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增加最少,为20.23%。在‘日150’上,三层遮光处理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增加最多,为35.52%;其次为双层遮光处理,较对照增加22.49%;单层遮光处理较对照增加最少,为14.45%。说明果实采收后,使用三层遮光处理可显著增加枝条可溶性糖含量。
2.2 对淀粉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下‘阳光玫瑰’和‘日150’枝条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在‘阳光玫瑰’上,三层遮光处理下枝条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最多,为37.85%;其次为双层遮光处理,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34.78%;单层遮光处理较对照降低最少,为15.34%。在‘日150’上,三层遮光处理后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最多,为38.70%;其次为双层膜遮光处理,较对照降低34.46%;单层膜遮光处理后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最少,为12.99%,说明果实采收后,使用三层遮光处理可显著降低枝条淀粉含量。
2.3 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由表4可知,各处理下‘阳光玫瑰’和‘日150’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在‘阳光玫瑰’上,三层遮光处理下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增加最多,为32.28%;其次为双层遮光处理,较对照增加26.06%;单层膜遮光处理较对照增加最少,为18.42%。在‘日150’上,三层遮光处理后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增加最多,为31.09%;其次为双层遮光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增加29.73%;单层遮光处理较对照增加最少,为16.38%。说明果实采收后,使用三层遮光处理可显著提高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
2.4 对氨基酸的影响
由表5可知,各处理下‘阳光玫瑰’和‘日150’枝条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对照。在‘阳光玫瑰’上,三层遮光处理下氨基酸含量较对照降低最多,为35.61%;其次为双层遮光处理,氨基酸含量较对照降低32.87%;单层遮光处理较对照降低最少,为6.84%。在‘日150’上,三层遮光处理下氨基酸含量较对照降低最多,为36.87%;其次为双层遮光处理,氨基酸含量较对照降低27.93%;单层膜遮光处理较对照较低17.31%。说明果实采收后,使用三层遮光处理可显著降低枝条氨基酸含量。
3 小结
落叶后,果树一年生枝条养分物质含量越高,植株抗寒性越强。本研究中,经综合分比较枝条内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公主岭市,三层遮阳网遮光处理可显著促使枝条内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增加,提高树体越冬的营养物质储备,有利于提高葡萄萌芽率。由于地区间气候条件、栽培模式以及品种间遗传基础差异较大,建议不同地区采取遮光处理提高抗逆栽培时,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