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病害防控
葡萄灰霉病(Grape gray mold)是葡萄生产上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主要在我国长江以南避雨栽培区和北方设施栽培区发生较为普遍,已严重危害葡萄产业的发展.本文从葡萄灰霉病的发病部位和症状、病原及细菌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方面介绍葡萄灰霉病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种植者更好的了解和防治葡萄灰霉病。
1 发病症状和病原
葡萄灰霉病又名葡萄灰腐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害主要在葡萄开花期、成熟期发生危害,主要危害葡萄花序、幼穗和果实,同时也会对植株新梢和叶片造成危害。病原菌可通过果蒂和微伤口侵染葡萄果实,果实表面病斑前期淡褐色并伴有凹陷,后期病斑会扩展蔓延至全果,严重时,整穗或部分葡萄果穗会腐烂,病果表面产生鼠灰色霉层病症。
2 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技术规程
在对葡萄灰霉病的绿色防控中,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联合防控。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是在葡萄健康枝干、叶片和果实上分离得到的有益内生芽胞杆菌, 经过室内对病原菌的拮抗筛选, 再到田间进行病害防治试验, 将表现较好的有效菌株, 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发酵配制的具有防病、增产、改善品质等作用的液体菌剂。与化学杀菌剂 (杀细菌剂和铜制剂除外) 和杀虫剂混合后, 芽胞杆菌以休眠体的形式存在, 当喷洒到葡萄植株上或果穗上, 首先化学药剂将大量病原真菌杀死, 待杀菌剂的有效期过后, 芽胞杆菌在葡萄植株上进行大量繁殖, 抑制病原菌的侵入,从而达到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2.1 技术实施要点
植物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与常规化学药剂在葡萄展叶期、五叶期、开花前后和套袋前后交替或混合喷施,对葡萄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等果实病害均有明显的防控效果。①在葡萄展叶期,施用绿地康3号600倍+80%代森锰锌800倍,可以减少灰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②在葡萄花序显露期到开花前,施用绿地康3号600倍+40%嘧霉胺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 +液体硼1500倍+糖醇锌1500倍可以有效防控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③在落花后,施用绿地康3号600倍+50%腐霉利1000倍防控灰霉病、炭疽病和白腐病。在葡萄套袋后到转色期期间,也可以继续施用绿地康3号与常规化学药剂进行混合喷施,防控炭疽病、白腐病和酸腐病等其他病害。植物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与常规化学药剂混合使用时,注意需要现用现配,重点喷施花序和幼果等敏感部位。
2.2 推广应用
通过在葡萄主产区示范试验,绿地康3号与常规化学药剂进行混合喷施的防控技术基本不受地理区域限制,适用于各葡萄种植区。根据2016-2020年张家口、渭南等多地示范推广结果,在葡萄展叶期、五叶期、开花前后和套袋前后交替或混合喷施植物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和化学药剂,对葡萄果实病害防治效果高达85%,同时还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果实糖度,可减少化学杀菌剂40%-50%用量,每亩节约药剂成本250-300元,果农每亩可增收1000-1500元。2017年在河南商水县绿苑果业专业合作社葡萄基地针对红宝石葡萄进行了灰霉病防控示范, 利用绿地康3号与化学药剂混合, 分别在葡萄萌芽期、落花后、幼果期和套袋前各喷施一次, 现配现用, 使用喷雾器均匀的喷洒到葡萄树体上。经后续调查结果表明, 单独用绿地康3号试验区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44.4%, 绿地康3号与杀真菌剂混合使用示范区防治效果高达96.7%, 防治效果显著[1]。
参考文献
[1]付学池,马国春,李燕,等.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果农之友,2018,(0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