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07356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葡萄酸腐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 [2025/7/12 12:04:19] 来源: 作者:Admin

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朱淑芳 陆丽娟 刘茂 孙其宝


  葡萄酸腐病是后期病害,套袋葡萄在果袋的下方有一片深色湿润(习惯称为“尿袋”),基本上是果实成熟期的病害。危害最早的时期,是在封穗期之后。酸腐病的症状一是有烂果,即发现有腐烂的果粒;二是有类似于粉红色的小蝇子(醋蝇,长4毫米左右)出现在烂果穗周围;三是有醋酸味;四是正在腐烂、流汁液的烂果,在果实内可以见到白色的小蛆;五是果粒腐烂后,腐烂的汁液流出,会造成汁液经过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腐烂;六是果粒腐烂后,果粒干枯,干枯的果粒只是果实的果皮和种子。鲜食葡萄受害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无病果粒,也不能食用,使葡萄失去价值。 酸腐病发生首先是有伤口,生产上主要是果穗过密造成的挤压、水分管理不当造成的裂果;酸腐病危害后期会出现多菌的复合感染。2021年开始进行了葡萄酸腐病绿色防控药剂比较试验。


  1 试验地点: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核心试验园(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岗集综合试验基地)


  2 试验材料


  2.1 制剂:10%吡丙醚(醋蝇诱杀剂)、10%高效氯氰;吡丙醚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属于绿色农药。


  2.2 葡萄品种:夏黑、爱神玫瑰、沈农金皇后。


  2.3 栽培方式:棚架栽培,连栋避雨棚。


  3.试验方法


  3.1 药剂及配比:10%吡丙醚(醋蝇诱杀剂)500-800+10%高效氯氰500倍(即:100升水中,放入110%吡丙醚(200毫升)和200毫升10%高效氯氰);使用少量配好的药液,装入废旧容器(矿泉水瓶、可乐瓶等塑料瓶)中,悬挂到出现裂果的地方。


  3.2 试验方法:没有出现的地方,可以不放;出现1穗,在病穗周围挂4个;整园都有,需要整园悬挂,密度为300-500/亩(沿着主蔓,1-1.5米一个)。诱捕器有效时间为30天左右;超过30天,把容器内的病果粒倒出(用土掩埋),加入重新浸泡的果粒即可。


  4.结果与分析


  合肥地区6月底-7月上旬出现持续降雨,核心示范园早熟品种裂果较重,酸腐病发生明显,为保证安全,仅采用疏除病果的方法进行防治。进入8月份以来,合肥地区持续高温干旱,酸腐病零星发现。按照调查的要求,试验站成员于药剂悬挂一周后进行此次试验的数据调查,结果(表1)爱神玫瑰上诱捕到果蝇25头、苍蝇5头、其他昆虫(胡蜂)2头;夏黑葡萄上分别是20头和2头;沈农金皇后仅诱捕到果蝇10头。调查结束后施药,于施药后7天调查1次,结果显示各葡萄品种上仅诱捕到果蝇,爱神玫瑰葡萄为3头、夏黑葡萄为1头。防治效果明显。



  5.小结


  合肥地区6月底-7月上旬持续降雨,其中早熟品种爱神玫瑰应经成熟、夏黑葡萄基本成熟,含糖量都在19%左右,酸腐病发生严重,仅采用疏除病果的方法进行防治。试验期间合肥地区正值持续高温干旱,但通过诱捕结果显示果蝇为55头、苍蝇为5头、其他(胡蜂)2头,说明酸腐病发生的园区即使酸腐病零星发现,但仍能诱捕到果蝇,一旦葡萄出现大面积裂果,酸腐病就会迅速爆发。


  此次试验的3个品种就混在于连栋避雨棚内,其中爱神玫瑰最早成熟,通过往年观察发现酸腐病首先爱神玫瑰葡萄发现;沈农金皇后较迟成熟,一旦发生裂果,酸腐病就会发生。所以,品种混合栽植,尤其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种植,能增加酸腐病的发生。


  此外,试验还发现,经过膨大处理的葡萄出现果实挤压裂果、以及在后期水分管理不当的情况下的裂果后,酸腐病最先在此类葡萄上发生。所以,在夏黑等需要做膨大处理的葡萄品种上,赤霉素浓度要适度,不要使果实挤压变形,否则会增加裂果和酸腐病的发生。由于合肥地区天气原因, 8月份酸腐病轻,酸腐病绿色防控试验未能在主栽品种巨峰和藤稔上进行,在夏黑葡萄上面的数据也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