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综合试验站
当前,浙江处于梅雨季节,雨热交替,容易导致葡萄日灼、气灼发生,葡萄种植户务必注意,尤其是往年有发生的葡萄园,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葡萄日灼病是由于太阳的直射,紫外线、强光造成的灼伤,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日晒使得果皮表面温度过高,表皮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加,水分过度蒸腾,导致表皮坏死出现日灼症状。受害果粒最初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斑块,继而形成“火烧状”的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不明显,果实表面先皱缩后逐渐凹陷,皮下似有空洞感,但果粒一般不脱落。果穗暴露于阳光下,朝阳果面易灼伤。叶片发生日灼时出现“火烧状”褐色斑块,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品质,还影响花芽分化导致翌年减产。
葡萄气灼病是由于生理性水分失调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凡是能影响葡萄水分吸收、加大水分流失和蒸发的气候条件或管理操作均能引起或加重气灼病发生。最初表现为失水、凹陷、浅褐色小斑点,迅速扩大为大面积浅黄褐色病斑,类似于“开水烫状”,病斑发生部位与阳光直射无关,分布随机,一般在2个小时内完成。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及以后,连续阴雨后突然晴天高温最易发生。当土壤持续过湿时,根系腐烂、活力降低,影响水分吸收,这时遇气温急剧升高,植株需水量较大,根系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水分生理失调而发生气灼病。
日灼、气灼病与品种、管理措施等密切相关,主栽品种‘巨峰’‘鄞红’‘阳光玫瑰’‘红地球’‘红富士’等品种均易发生,‘美人指’‘新雅’‘温克’等品种也会发生。此外,产量过高、管理粗放的果园易发生;V形叶幕比飞鸟形和水平形叶幕易发生;果穗周边无副穗和叶片遮挡,闷热天套袋的易发生。因此,近期果农朋友应及时做好以下措施,预防葡萄日灼、气灼病。
1.培养健壮、发达的根系。畦面修操作道和耕作层,保护好根系;开挖深沟,多施有机肥,同时增加腐殖酸、海藻酸、益生菌,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根系活力;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新梢徒长;防治线虫病、根腐病、根癌病等根系病虫害。
2.注意遮光。易发生日灼的品种,应增加果穗周边的叶片数,花序上留副梢2-3叶,光照强烈时扭梢遮荫,以避免果穗直接曝晒于烈日强光下;利用叶幕遮光,‘阳光玫瑰’等品种花序上留2个副梢2-3叶绝后摘心,花序下留1叶绝后摘心,利用主梢或副梢叶片遮光,梢间距20cm;‘玉手指’等小叶品种花序上留1个副梢,其余副梢抹除,梢间距15cm;选择透气性强的果袋,套袋时防高温,避免雨后套袋。
3.保证水分供应。套袋前后易发生期,保持充足水分。一般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缺水或积水,最好采取滴灌或微喷,避免中午灌或喷水;二是保持水分,用地膜、稻草或秸秆覆盖畦面,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或避免气灼病。
4.促进枝叶、根系协调生长。根据品种叶片大小、架式,如飞鸟形叶幕新梢间距15(小叶)-25(大叶)cm,多余的尽早剪除;减少地上部分的枝叶果数量,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生长。
5.叶面喷施增加抗性。硬核期叶面喷施0.4-0.5%硝酸钙或氨基酸钙,增加果皮韧性和果肉硬度,预防裂果、日灼和气灼;叶面喷施2-3ppmS-诱抗素,增强光合作用,降低蒸腾作用,可明显降低气灼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