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005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设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 [2013/6/24 17:37:21] 来源: 作者:Admin
"

 

 

综合研究室
刘凤之 王海波 魏长存 王宝亮 王孝娣 聂继云
 
 
  目前,在设施葡萄生产中,树形普遍采用多主蔓扇形和直立龙干形,叶幕形普遍采用直立叶幕形(即篱壁形叶幕)。但是上述树形和叶幕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设施葡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通风透光性差,光能利用率低;顶端优势强,易造成上强下弱;副梢长势旺,管理频繁,工作量大;结果部位不集中,成熟期不一致,管理不方便;采摘期晚于6月中旬,难于更新修剪等。
 
  因此,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设施栽培团队开展了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的设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研究。结果表明,在设施葡萄生产中,高光效省力化树形为单层水平形和单层水平龙干形,配合的高光效省力化叶幕形分别为短小直立叶幕、V形叶幕、水平叶幕和“V+1”形叶幕。
 
  1 设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
 
  设施葡萄适宜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因品种成花特性不同而异:如设施葡萄为成花节位高,需长梢或超长梢修剪的品种,则适宜树形为单层水平形;如设施葡萄成花节位低,需短梢或中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则适宜树形为单层水平龙干形。
 
  1.1 单层水平形
 
  (1)主干。该树形有1 个倾斜(适于需下架埋土防寒的设施)或垂直(适于无需下架埋土防寒的设施)的主干。干高在日光温室中由北墙向前底角(塑料大棚从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并依采取的叶幕形不同而异。如采用短小直立叶幕,干高由60cm逐渐过渡到30cm;如采用水平叶幕,干高由200cm 逐渐过渡到100cm;如采用V形叶幕或“V+1”形叶幕,干高则由100cm 逐渐过渡到40cm。在简易避雨棚中采用V形叶幕干高60~80cm。
 
  (2)枝组组成。在主干头部保留1个结果枝组,结果枝组由1 条长的结果母枝组成,因此单层水平形又被成为单枝组形。结果母枝沿行向由北向南弯曲,促进结果母枝基部芽萌发。
 
  (3)株行距。株距0.5~0.7m为宜,株间结果母枝部分重叠,即结果新梢区与非结果新梢区部分重叠,其中非结果新梢区新梢摸除;行距依不同叶幕形而异,一般在1.5~2.0m之间,如采用短小直立叶幕,行距一般以1.5m为宜,如采用V形叶幕或“V+1”形叶幕,行距一般以1.8~2.0m为宜,如采用水平叶幕,行距一般以2.0m为宜。
 
  (4)定植模式。采取单株定植还是双株定植根据采用的叶幕形不同而异,如采用短小直立叶幕则须采用单株定植模式,如采用V形叶幕、“V+1”形叶幕或水平叶幕则须采用双株定植模式。
 
  (5)优缺点。该树形结果母枝弯曲度大,既抑制了枝条的顶端优势,又对养分输导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能够提高成枝率和坐果率,并改善果实品质;结果部位集中,成熟期一致,管理省工;整形修剪方法简易,便于掌握;早期丰产,产量易于控制。
 
  1.2 单层水平龙干形
 
 
  (1)主干。该树形有一个倾斜(适于需下架埋土防寒的设施)或垂直(适于无需下架埋土防寒的设施)的主干,干高与单层水平形相同。
 
  (2)枝组组成。在主干顶部沿行向保留单臂,单臂由北向南弯曲,臂上均匀分布结果枝组。结果枝组间距因采取叶幕形不同而异,如采取短小直立叶幕(新梢同侧绑缚)则为20~25cm;如采取V形叶幕、水平叶幕和“V+1”形叶幕(新梢向两侧绑缚)则相邻结果枝组间距为10~15cm,同侧结果枝组间距为20~25cm。
 
  (3) 株行距。株距以0 . 7m左右为宜;行距根据采取的叶幕形不同而异,一般在1.5~2.0m之间,如采用短小直立叶幕,行距一般以1.5m为宜,如采用V形叶幕或“V+1”形叶幕,行距一般以1.8~2.0m为宜,如采用水平叶幕,行距一般以2.0m为宜。
 
  (4)定植模式。采取单株定植还是双株定植根据采用的叶幕形不同而异,如采用短小直立叶幕则须采用单株定植模式,如采用V形叶幕、“V+1”形叶幕或水平叶幕则须采用双株定植模式。
 
  (5)优缺点。该树形整形修剪容易,便于掌握;结果部位集中,成熟期一致,管理省工;早期丰产,产量易于控制。
 
  2 设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叶幕形
 
  设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叶幕形因品种成熟期和成花特性及设施栽培模式不同而异:如成熟期在6月10日之前的品种或棚内梢花芽分化良好的品种且采取促早栽培模式,适宜叶幕形为V形叶幕、短小直立叶幕和水平叶幕;如成熟期在6月10日之后且棚内梢花芽分化不良的品种且采取促早栽培模式,适宜叶幕形为“V+1”形叶幕;如采取避雨栽培模式叶幕形以V形叶幕为宜;如采取延迟栽培模式叶幕形以短小直立叶幕、V形叶幕和水平叶幕为宜。
 
  2.1 短小直立叶幕
 
  (1)结构特点。新梢直立绑缚;新梢间距10~15cm;叶幕高度0.8×行距。
 
  (2)适宜行距。行距以1.5m为宜。
   
 
 
  (3)适宜品种。适于生长势弱的品种且不易发生日烧或日灼的品种。
  
  (4)适宜架式。架式以单篱架为宜,结构如下:
 
  ①日光温室。单篱架走向与日光温室走向垂直,呈南北走向;高度从北向南由1.8m逐渐过渡到1.4m;架上拉3道铁丝,其中第1道铁丝用于绑缚结果母枝,第2道和第3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1道铁丝高度从北向南由60cm逐渐过渡到30cm,第3道铁丝高度与单篱架高度同,第2道铁丝位于第1道铁丝和第2道铁丝的中间部位;单篱架间距与葡萄定植行距相同,一般为1.5m,若需下架埋土防寒则单篱架间距应扩大为2.5~3.0m。
 
  ②塑料大棚。单篱架走向与塑料大棚走向相同,呈南北走向;高度从中央到两侧由1.8m逐渐过渡到1.4m;架上架设铁丝道数从中央到两侧由4道铁丝逐渐过渡到3道铁丝;其中第1道铁丝用于绑缚结果母枝,其余几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1道铁丝架设高度从中央到两侧由60cm逐渐过渡到30cm;最上一道铁丝高度与单篱架高度同,中间几道铁丝位于第1道铁丝和最上一道铁丝的中间部位;单篱架间距同葡萄定植行距,一般为1.5m,若需下架防寒则单篱架间距应扩大为2.5~3.0m。
 
  (5)优缺点。架面光照及通风条件良好,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浆果品质;结果部位集中,成熟期一致;便于密植,利于早期丰产;便于田间管理,利于机械化作业;果实容易发生日烧或日灼现象。
 
  2.2 V形叶幕
 
  (1) 结构特点。新梢垂直于行向向两边倾斜绑缚,与水平面呈30~45°角;新梢间距10~15cm;叶幕长度1.2m左右。
 
  (2)适宜行距。行距以1.8m左右为宜。
 
  (3)适宜品种。适于生长势中庸的品种。
 
  (4)适宜架式。架式以T型架为宜,T型架是在单篱架支柱的顶部加横梁,呈“T”字形。结构如下:
 
  ①日光温室。T型架走向与日光温室走向垂直,呈南北走向;高度从北向南由2.0m逐渐过渡到1.4m。 T型架直立支柱上架设两道横梁和一道铁丝。第一道横梁架设于支柱顶部,由于日光温室内植株行距较小,所以不同T型架之间第1道横梁相互连接,并于植株行距中间位置架设一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2道横梁架设于直立支柱的中上部,距第1道横梁50cm,宽约60~100cm,横梁两端架设两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3道铁丝位于直立支柱中下部,距第2道横梁50cm,用于绑缚结果母枝,高度从北向南由100cm逐渐过渡到40cm;T型架间距与葡萄定植行距相同,一般为1.8~2.0m,若需下架埋土防寒则篱架间距应扩大为2.5~3.0m。
 
  ②塑料大棚。T型架走向与塑料大棚走向相同,呈南北走向;高度从中央到两侧由2.0m逐渐过渡到1.4m;T型架直立支柱上架设两道横梁和一道铁丝。第1道横梁架设于支柱顶部,横梁宽度取决于品种生长势,生长势强的品种,横梁宽度大;生长势中庸的品种,横梁宽度小,一般宽约120~200cm,横梁两端架设两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2道横梁架设于直立支柱的中上部,距第1道横梁50cm,宽约60~100cm,横梁两端架设两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3道铁丝位于直立支柱中下部,距第2道横梁50cm,用于绑缚结果母枝,高度从北向南由100cm逐渐过渡到40cm。T型架间距与葡萄定植行距相同,一般为1.8~2.0m,若需下架埋土防寒则篱架间距应扩大为2.5~3.0m。
 
  ③避雨棚。T型架走向与避雨棚棚走向相同,呈南北走向,高度为1.8~2.0m;T型架直立支柱上架设两道横梁和一道铁丝。第1道横梁架设于支柱顶部,横梁宽度取决于品种生长势,生长势强的品种,横梁宽度大;生长势中庸的品种,横梁宽度小,一般宽约120~200cm,横梁两端架设两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2道横梁架设于直立支柱的中上部,距第1道横梁50cm,宽约60~100cm,横梁两端架设两道铁丝,用于绑缚新梢。第3道铁丝位于直立支柱中下部,距第2道横梁50cm,用于绑缚结果母枝,高度60~80cm。T型架间距与葡萄定植行距相同,一般为1.8~2.0m,若需下架埋土防寒则篱架间距应扩大为2.5~3.0m。
 
  (5)优缺点。架面光照及通风条件良好,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浆果品质;结果部位集中,成熟期一致;便于密植,利于早期丰产;果实不易发生日烧或日灼现象。
 
  2.3 水平叶幕
 
  (1)结构特点。新梢垂直于行向向两侧水平绑缚;新梢间距10~15 cm;叶幕长度1.2 m左右。
 
  (2)适宜行距。行距以2.0m左右为宜。
 
  (3)适宜品种。适于生长势中庸或强的品种。
 
  (4)适宜架式。架式以倾斜式棚架与单篱架混合为宜,即上面倾斜平面为倾斜式棚架,下面垂直立面为单篱架。结构如下:
 
  ①日光温室。单篱架走向与日光温室走向垂直,呈南北走向,高度从北向南由2.0m逐渐过渡到1 . 4m。单篱架间距与葡萄定植行距相同,一般为2.0m,若需下架埋土防寒则篱架间距应扩大为2.5~3.0m。在单篱架直立支柱顶部分别呈南北和东西走向架设铁丝,铁丝间距50cm,形成50cm×50cm的铁丝网格倾斜架面,便于水平绑缚新梢;在单篱架直立支柱中部位置架设一道铁丝,便于前期整形和绑缚植株主干。
 
  ②塑料大棚。单篱架走向与塑料大棚走向垂直,呈东西走向,高度从中间向两侧由2.0m逐渐过渡到1.4m。单篱架间距与葡萄定植行距相同,一般为2.0m,若需下架埋土防寒则篱架间距应扩大为2.5~3.0m。在单篱架直立支柱顶部分别呈南北和东西走向架设铁丝,铁丝间距50cm,形成50×50cm的铁丝网格倾斜架面,便于水平绑缚新梢;在单篱架直立支柱中部位置架设一道铁丝,便于前期整形和绑缚植株主干。
 
  (5)优缺点。架面光照及通风条件良好,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浆果品质;结果部位集中,成熟期一致;便于密植,利于早期丰产;便于田间管理,利于机械化作业;果实不易发生日烧或日灼现象;解决了光照与早期丰产的矛盾。
 
  2.4 “V+1”形叶幕
 
  (1)结构特点。更新梢直立绑缚。树形采取单层水平形植株每株于结果母枝基部留1更新梢;而采取单层水平龙干形植株每结果枝组留1更新梢,更新梢数量与结果枝组数量同,更新梢间距与结果枝组间距同。非更新梢垂直于行向向两侧倾斜绑缚(与水平面呈30~45°夹角),新梢间距10~15cm;叶幕长度1.2 m左右。
 
  (2)适宜行距。行距以1.8m左右为宜。
 
  (3)适宜品种。适于生长势中庸的品种。
 
  (4)适宜架式。架式以改良式T型架为宜。结构如下:在V形叶幕T型架基础上于直立支柱第二道横梁位置添加一道铁丝,用于绑缚更新预备梢,其余同V形叶幕。
 
  (5) 优缺点。架面光照及通风条件良好,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浆果品质;结果部位集中,成熟期一致;便于密植,利于早期丰产;果实不易发生日烧或日灼现象;解决了设施内梢花芽分化不良的晚熟品种(果实成熟期在6月中旬以后)果实发育与更新修剪的矛盾,实现连年丰产。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南方葡萄的避雨和促成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