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7847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元谋干热河谷葡萄园果蝇发生动态与防治 [2025/4/22 18:21:44] 来源: 作者:Admin

元谋综合试验站

杜鸿燕 杨顺林 卯明成 郭淑萍 王玉倩 陆晓英

 

  :为了掌握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葡萄生长期间果蝇的发生规律,2022-2024年在云南省元谋县苴林基地选择6年生葡萄园用诱捕器开展果蝇的发生规律和诱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元谋干热区葡萄园果蝇发生的高峰期在收获期前一个月,均出现最高峰值。目前,干热区葡萄园中,主要是以黑腹果蝇为害最为严重,果蝇的诱捕主要是利用诱捕液诱集防治,可用于葡萄园果蝇的监测与诱杀。


  关键词:果蝇;葡萄园;发生规律;诱捕液


  果蝇属双翅目、果蝇科,其种类繁多,目前对葡萄危害主要以黑腹果蝇、筋果蝇、斑翅果蝇、伊米果蝇、叔白颜果蝇、海德氏果蝇、鳞翅花果蝇为主[1-2]。果蝇危害主要发生在果实生长期至收获期间[3],因此试验主要在此期间开展。果蝇会危害成熟果实,成虫产卵于果皮下,孵化后在果实内蛀食危害,影响果实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外,果蝇还是葡萄酸腐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葡萄酸腐病的发生常伴随着果蝇的发生和危害,果蝇成虫和幼虫在取食危害葡萄的同时不断传播病原菌,加剧了酸腐病的传播和流行。果蝇危害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直接导致酸腐病大面积的爆发,造成更加惨重的经济损失[4-5]。因此葡萄园果蝇的防控情况也直接影响着葡萄酸腐病的防治。该试验主要对葡萄园生长期间果蝇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利用诱液进行诱杀,以期为干热区果蝇及时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元谋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地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有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特征,属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元谋干湿分明、气候燥热、长夏无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晴天日数多、光照质量好,属高日照区,素有天然温室之称,也是州内最易发生干旱的地区。2023年,年降雨量401mm,年平均气温23.1℃,年极端最高气温43.0℃,年极端最低气温2.0℃,年蒸发量1786.4mm,年日照时数2473.3h。葡萄园试验地位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苴林葡萄基地进行。基地位于东经 101°51.7′, 北纬 25°48.0′,海拔 1128 m,该试验地土壤属燥红土,pH7.5呈弱碱性。


  1.2 试验材料


  供试葡萄品种阳光玫瑰2018年定植,南北行向,株行距2.5×8.0m,平均高度约 2m,棚架栽培,树体整形修剪、水肥管理一体化、病虫害防治严格按无公害果树生产标准执行,正常田间管理,葡萄长势良好。


  1.3 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于2022-2024年,连续三年,3-5月葡萄生长期至收获期间进行。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苴林基地葡萄园内进行。果蝇诱捕装置、果蝇诱液(果蝇属食物引诱剂)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如图1),每瓶诱液与水11混合后放入诱捕器内使用。试验设置在3个果园内,每个果园设置3个调查点(即3个处理组)。每个调查点挂3个诱捕器,诱捕器中配诱液,每个诱捕器悬挂在果实附近的枝条上,诱捕器之间至少间隔100米以上,每10日调查一次。每次调查每个处理组诱液内果蝇总数(如图2),调查完后将诱液内果蝇除去,每次调查替换一次诱液,调查至收果期。

 

          

 

  1.4 数据分析


  使用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统计每次调查时。每个处理3个诱集器中诱集到的成虫的平均数量为整个试验期内诱集到每个处理的虫口总平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2022年葡萄园果蝇发生规律


  2022年4月初,葡萄膨大期开始监测到果蝇成虫,进入6月葡萄收获后诱捕的果蝇数量开始出现下降。由图3可知,4月中旬到5月中旬,处于阳光玫瑰成熟期,均是果蝇出现的高峰期,诱捕量一直呈现上升的状态,因此,推断元谋干热区葡萄园果蝇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期一个月间出现高峰,处于葡萄成熟收获期,此时葡萄更利于果蝇成虫产卵危害。



  2.2 2023年葡萄园果蝇发生规律


  20233月底,葡萄膨大期开始监测到果蝇成虫,进入5月底葡萄收获后诱捕的果蝇数量开始出现下降。由图4可知,4月初到5月初,处于阳光玫瑰成熟期,412日果蝇诱捕量出现第一个高峰期,因此,推断元谋干热区葡萄园果蝇在4月至5月,为期一个月间出现高峰,处于葡萄成熟收获期,此时葡萄更利于果蝇成虫产卵危害。

 

 

  2.3 2024年葡萄园果蝇发生规律


  20243月中旬,葡萄膨大期开始监测到果蝇成虫,进入4月底葡萄收获后诱捕的果蝇数量开始出现下降。由图5可知,3月底到4月底,处于阳光玫瑰成熟期,331日果蝇诱捕量出现第一个高峰期,因此,推断元谋干热区葡萄园果蝇在3月至4月,为期一个月间出现高峰,处于葡萄成熟收获期,此时葡萄更利于果蝇成虫产卵危害。

 

 

  2.4 葡萄园果蝇种类


  经过三年间葡萄生长期的重复试验,将诱捕到的果蝇进行了分类鉴定,主要依据果蝇的前翅、前足、腹背斑纹和产卵器的形态几大特征,干热区葡萄园内果蝇的种类有黑腹果蝇、伊米果蝇、筋果蝇、海德氏果蝇四种,其中以黑腹果蝇危害最为严重。这与尉吉乾等人的研究结果,黒腹果蝇对葡萄、苹果、香蕉、桃、梨等水果嗜好性,最强的是葡萄结果一致[7]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研究元谋干热区果蝇在葡萄生长期间发生规律,为葡萄上果蝇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从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监测果蝇,持续至葡萄收获后不再监测,因每一年葡萄的修剪时间因当年气候情况稍有出入,导致了葡萄的生长期至成熟期,年间会出现时间上前后的区别,但从葡萄园生长期间果蝇发生动态来看,都会在1个月间出现高峰期,可以推断出该地区葡萄园中果蝇一月大约发生1代,其中均在收获前一月时间段内果蝇数量呈现最高峰值,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需要注意果蝇的爆发危害,防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以在葡萄成熟套袋前,对果蝇危害加以预防。


  结合果蝇的发生规律,合理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对其进行综合防治。在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前1个月,可在葡萄园内悬挂诱捕液诱捕果蝇进行防治。目前果蝇的诱杀仍以物理防治为主,利用糖醋诱液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粘虫板诱杀也是较为简便环保的物理防治方法,邵学东等人的研究中证明蓝色和黄色粘虫板对果蝇的诱集效果最好,可加以借鉴[6]。但果蝇集中为害爆发时,利用物理的方法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防控。因此利用果蝇的趋性,研发更加高效的引诱剂迫在眉睫。在此期间可配合化学防治,在生长期果蝇未发生前,可利用联苯菊酯、甲维毒死蜱、已唑醇、辛硫磷、甲维盐、多杀霉素、联苯菊酯、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在套袋前使用,对果蝇的发生进行预防。生物防治主要还是利用具有挥发性的植物精油趋避和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等菌株诱杀、天敌昆虫的繁殖释放,该技术手段在国内应用较少,尚未成熟。果蝇一旦发生,极难进行控制,仍以预防为主,诱杀为辅来控制[8-15]


  酸腐病的爆发与果蝇危害息息相关,将果蝇防控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酸腐病发生的概率,减少果园经济损失。下一步为了能更加精准防治元谋葡萄园内果蝇的发生,研究时,因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因素,适时延长果蝇的诱捕期,增加更多的诱剂选择,并对诱捕的果蝇种类进行详细的分类,更加深入研究危害干热区葡萄果蝇种群的发生规律,进而准确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控,为干热区葡萄园内果蝇有效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