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10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2024年甘肃武威地区酿酒葡萄成熟期连阴雨灾害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5/1/13 20:04:22] 来源: 作者:Admin

兰州葡萄综合试验站

常强 郝燕 朱燕芳 张露荷

 

  要: 2024 8-9月发生在武威市葡萄连阴雨灾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连阴雨天主要发生在824日至930日期间,正值酿酒葡萄转色成熟期,全市降水日数较往年同期偏多3~4成,局部地区降水量约为 42.5~50 mm。连阴雨导致该地区酿酒葡萄以灰霉病和酸腐病为主的病害大面积爆发。受灾程度具有品种差异性,白色品种比红色品种受灾严重。贵人香、雷司令和白比诺等白色品种受灾严重,发病率分别达到 92.5%88.9%86.7%;红色品种中黑比诺和西拉受灾较重,分别为60.5%75%,而梅鹿辄、烟73和赤霞珠受灾较轻。本次连阴雨受灾面积6000亩,严重影响了酿酒葡萄品质和正常采收,致使采收期从9月初开始延续至9月底,产量降低30%


  自 19 世纪末以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极端气温与极端降水已成为重要的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全球气候持续暖化,其异常值变化已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


  相较全球其他同纬度地区,我国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干旱半干旱气候成为我国重要的气候类型之一。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复杂。


  作为极端天气的一种典型表现,连阴雨通常会伴随低温、光照不足、积水等情况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不仅妨碍酿酒葡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导致酿酒葡萄出现病害、腐烂以及品质降低等现象。这也对酿酒葡萄的收获和储运造成巨大的影响,导致低质减产。阴雨天气较多,导致光照不足、气温日较差减小,同时易引起病害流行,进而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


  20248月~9月,武威市降水偏多,共出现区域和局地连阴雨天气4次,831日~96日、98日~919日出现了区域性连阴雨;98919日连阴雨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另外几次持续时间为56天,主要出现在8月下旬末和9月。


  酿酒葡萄是喜光作物,日照时数、光质及光照强度都会影响其生长。此时期正值进入葡萄浆果转色成熟期,不需过多水分,此期出现连阴雨和大量降水会限制酿酒葡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酿酒葡萄生长,导致糖含量降低。另外,降水还是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的重要诱因,降水过多会使土壤中潜伏的病菌飞溅到葡萄叶面,进而导致其发病,引发病害流行。


  调查研究本次阴雨灾害情况,分析阴雨特点和原因,弄清阴雨危害与区域、地形、品种、树势、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为酿酒葡萄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


  1.1 降雨幅度大


  2024年武威酿酒葡萄成熟期(8月下旬至930日),其间共经历了 4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其中,824日出现强降雨天气,降雨量超过47.44 mm,是2024年降雨量最大的一次;98日至19日为降水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连阴雨。 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期间,武威酿酒葡萄大部分地区累计连阴雨日达3~21, 全市降水日数较往年同期偏多3~4成。8月和9月份累计降雨量分别为122.87mm192.64 mm,高于历史平均值57.63mm141.34 mm。 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1~ 3 倍。


  1.2 酿酒葡萄架型老旧,叶幕不合理


  病害发生主要在葡萄老果园,近年来,葡萄酒市场低迷,导致葡萄酒上游酿酒葡萄生产配套落后,老果园栽培管理不规范,比如常年冬季埋土防寒造成葡萄架严重下沉,导致葡萄结果带离地太近,架型下部无通风带,上部叶幕郁闭,进而造成葡萄行内通风透光性能差,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极易出现病害且难以控制,进一步发展造成大面病害流行。


  1.3 人为因素


  武威地处干旱气候带,历史上很少有连阴雨现象,且该地区气候干燥,鲜有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情况。因此,葡萄生产者往往疏于病虫害防控和树体管理,缺乏极端情况的应对经验,是造成本次灾害的另一因素。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武威市立地自然条件

 

  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海拔 1400 m,平均气温年较差29.0℃,年平均日照时数2830.3 h,年平均蒸发量1996.6 mm,年平均降水量262.9 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77 d,全年无霜期 147 d。调查地武威凉州区葡萄基地属于温带干旱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荒漠气候特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热风、沙尘暴、晚霜冻和低温冻害等,土壤以黏土和沙质土为主。


  2.2 发生情况


  武威凉州区主栽品种有黑比诺、梅鹿辄、西拉、贵人香、雷司令等。 据调查,2024 8-9月,遭遇连阴雨天气,果实加速生长,导致果肉和果皮生长不同步,白色品种出现裂果现象。加之长时间降雨,导致果园环境潮湿,真菌、细菌容易滋生,诱发病害发生,两者效应叠加,以灰霉病为代表的病害集中暴发,导致严重烂果。91日至19日,连阴雨造成了含糖量积累速度减慢,严重影响酿酒葡萄品质和正常采收,受灾面积达到6000亩,总产量降低30%


  2.3 品种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受连阴雨灾害程度不同(表 1),贵人香、雷司令和白比诺等白色品种受灾严重,发病率分别达到 92.5%88.9%86.7%;霞多丽次之,为79%;红色品种黑比诺和西拉受灾较重,分别为60.5%75%,而梅鹿辄、烟73和赤霞珠受灾较轻,可能是因为这三个品种皮厚不易出现伤口,且抗病性较强。总之,早熟白葡萄未能及时采收,部分裂果、霉变,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晚熟葡萄果实品质的形成,推迟成熟进度。

 


  对策


  3.1 加强酿酒葡萄园区建设


  完善园区排水系统,尽量保证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80%。加强中耕锄草,保证葡萄园内通风透光;加快改造老旧葡萄架型,全面实施 ‘厂’型架结构,结果带高度宜在60cm~80cm,精细化管理叶幕,明确结果带和通风带两个区域;减少单位面积内结果枝组数量和结果量。雨后及时对葡萄园进行中耕,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及时清理内膛副梢,增强通风透光,促进中晚熟葡萄果实成熟。各葡萄园区采收前应控制水分,以减轻裂果现象发生。


  3.2 加强树体营养管理


  在连阴雨发生前后,及时补充钾、钙、锌等元素,叶面可适当喷一些钙硼锌等营养物质,以增强果皮的坚韧度和抗压力,以减轻裂果程度。果园宜生草,增施有机肥、菌肥,减少化肥、冲施肥等用量,提高果实抗逆性。强降雨后,需解决因雨水过多、土壤养分流失造成的养分供应不足问题,及时补充肥料,促进果实发育; 采果后,结合果园深翻施用有机肥,增强树体营养储备,为翌年果树萌芽打好坚实基础。


  3.3 加强果实管理


  本次武威地区连阴雨造成的酿酒葡萄灰霉病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浆果表皮破裂,加速了空气中灰霉病菌侵染果实,进而引起烂果的现象。另外,由于9月初酿酒葡萄,尤其白葡萄快速上糖,鸟取食果实引起大面积果穗受伤。此两种情况加速了灰霉病等病害大面积侵染。因此,需在连阴雨天或其后采取果实补钙和驱鸟措施,阻止果实破裂,减少灰霉病侵染。


  3.4 加强病虫害管理


  提高全年群防群控的全局思想意识。做好冬季和春季两次全园区预防处理,争取在葡萄开花前降低病菌基数。冬季枝蔓完成修剪后要彻底清理果园,将病梢病叶深埋或运至园外烧毁。在葡萄花前和花后及时喷施福美双,预防灰霉病。连续降雨,果园湿度大,有利于各种病菌滋生蔓延,叶片、果实病害频发,把握天晴的机会,喷施杀菌剂,同时补充钙剂。


  3.5 适时、分级采摘


  在采收前,科学规划分级采收标准。结合品种成熟度、糖、酸和单宁以及果实着色情况,制定分级采收标准,进行及时采摘,避免鸟害和连阴雨造成裂果等现象,从而降低病害发生范围。减少或避免产量损失。


  3.6 构建病虫害和天气预警系统


  按照酿酒葡萄资源病虫的变量以及环境变量,构建相应的病虫害预警模型,进而对果树病虫害进行监测以及预测。以变量数据信息为基础,结合预警结果以及病虫害发生的具体程度,做好相应的指标分级,并结合指标分级制定相应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为酿酒葡萄管理人员以及提供区域特征的果树病虫情况,为果农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和预报对各地区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预报。建立气象灾害预防机制,严格监控天气的变动,强化对强降水天气的监测和预警,为生产人员提供即时且精确的极端天气预测,并建议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及时采收。有关部门应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电视和室外电子屏幕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发布关于连阴雨天气的预警预报,从而及时并有效地提醒农户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