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47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施药时间对黑腹果蝇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2024/10/16 20:47:07] 来源: 作者:Admin

蓝莓贵阳综合试验站

陈哲 张群英 杨鼎元 沈玺龙 官纪元

 

   要: 分别于718日树莓结果初期和 81日树莓结果盛期喷施150060g/L乙基多杀菌素,结果表明,在结果初期喷施该生物农药,可大大减少黑腹果蝇的数量;截至8月下旬,田间果蝇的防控效果维持在 60%~69%,防控效果优于结果盛期喷施该农药。


  关键词:乙基多杀菌素;黑腹果蝇;防控效果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属双翅目果蝇科 (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昆虫[1],在杨梅(Myri-ca rubra)[2]、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3]、蓝莓( Vaccini-um spp)[4],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5]等水果上均有危害,常常造成果实腐败,果实商品性状大大降低 。果蝇暴 发速度快,世代重叠严重,目前主要依靠糖醋诱液[4]和粘虫板[6]进行监测和诱捕,防治效果有限。乙基多杀菌素 属于生物农药,对黑腹果蝇有较强的毒杀效果[7],且对环境安全。本试验通过在树莓结果初期和结果盛期分别喷施绿色农药乙基多杀菌素,研究该药剂在不同时期对果蝇的防控效果,以期为黑腹果蝇的预测预报及精准绿色 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树莓基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12001400m,年平均气温14℃,年降雨量12001500mm,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 期289d8]。试验材料蓝色粘虫板购自鹤壁佳多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购自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1.2 方法


  1.2.1 粘虫板悬挂  树莓于8月初开始结果,本试验于6 月下旬开始在果园中悬挂蓝色粘虫板,选择2处立地条件相同、树莓长势一致的区域为防控区,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各个区域面积约300m2,中间隔离至少20m3个区域定期悬挂并更换粘虫板,其中粘虫板中部距离 地面 1.2m,南北朝向,粘虫板密度为 2m×15m10张为1 组,每隔7d统计1次诱捕到的果蝇数量,并及时更换补充新的粘虫板,本试验统计截至9月中旬树莓结果末期。


  1.2.2 农药喷施  根据空白对照组中粘虫板记录的果蝇 数量变化,分别选择果蝇数量激增期(718日)和发生盛 期(81日)作为防控区农药喷施时间点,即结果初期和 结果盛期,试验区分别记为防控1区和防控2区,当天下午4时后于树莓叶片表面喷施150060g/L乙基多杀菌素溶液,空白对照组不喷施任何药剂。根据防控区中粘虫板上诱捕到的果蝇数量变化,计算防控区1区和防控2区果蝇的防控效果 。


  计算公式如下:


  防控效果(%=1-(防控区果蝇平均数/对照区果蝇 平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验区果蝇数量  比较不同用药时期防控1区、防控2区和空白对照组中果蝇数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


 

  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下果蝇数量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根据空白对照组中果蝇数量记录,发现718日树莓进入结果初期后,果蝇数量明显增多,81日树莓进入结果盛期后果蝇数量增长到最高,达到596头;随后果蝇数量逐渐降低,912日树莓果期结束时,果蝇数量为110头。


  (2)防控1区在718日田间喷施乙基多杀菌素之前,果蝇数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喷施乙基多杀菌素之后,果蝇数量明显降低,由718日的296头,降至725日的152头,81日果蝇数量虽有所上升,达到183头,但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的596头已明显降低。截至912日果蝇数量降至56头。


  (3)防控2 区在81日田间喷施乙基多杀菌素之前,果蝇数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喷施乙基多杀菌素之后,果蝇数量由81日的572头降至88日的239头,随后果蝇数量逐步降低,直至912日减少至58头。但整体看,防控1区果蝇数量较防控2区果蝇的少。


  2.2 不同试验区果蝇防控效果统计各时期不同试验区果蝇数量,计算防控效果。由图2可知:

 

 

  (1718日喷施乙基多杀菌素后,防控1区果蝇的防控效果达到64%81-15日期间,果蝇的防控效果维持在67%69%8月下旬后果蝇防控效果逐步降低。(281日喷施乙基多杀菌 素后,防控2 区果蝇的防控效果达到最大,88日防控效果达到50%,随后防控效果逐渐降低,8月中旬和下旬后防控效果维持在40%45%。(3)综合来看,防控1区对果 蝇的防控效果优于防控2区,主要体现在8月上旬和中旬树莓结果盛期,8月下旬后2个试验区的防控效果则逐步接近。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树莓结果盛期前10d喷施150060g/L乙基多杀菌素可显著减轻黑腹果蝇的危害,防控效果可维持至8月下旬,并始终维持在60%以上,且防控效果优于结果盛期时喷施农药的防效,同时也不易产生农残。参考在杨梅上的使用剂量,建议在采摘前10d喷施该生物农药,再配合糖醋诱液[9]、反光膜[10]等措施,以建立果蝇的绿色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 1]陈哲,张群英,杨鼎元,等.贵阳地区树莓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57-58.


  [2]王洪祥,林媚,龚洁强,等.杨梅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浙江林业科学,2003235):45-47.


  [3]黄贞光,赵改荣,韩礼星,等.危害樱桃的果蝇及其防治[J. 绿色 植保,200510):36-37.


  [4]徐芳玲,谢莉华,龙培仲.不同引诱剂对蓝莓果蝇田间诱捕效果 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26):66.


  [5]杨燕林,和加卫,唐开学,等.云南树莓病虫害调查初报[J.植物保护,2009351):129-131.


  [6]秦晓胶,王正文,李佳林,等.不同颜色粘虫板及食物诱集剂对蓝莓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517):128-129.


  [7]邵佳佳,章伟杰,吴丽莹,等.乙基多杀菌素防治杨梅果蝇的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112-113.


  [8]陈哲,张群英,杨鼎元,等.不同草种对树莓果蝇的驱避效果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20493):25-27.


  [9]马瑞红,陈春,许梅花,等.不同糖醋酒液配方对蓝莓园果蝇诱杀 效果分析[J. 云南农业科技,20194):6-7.


  [10]颜丽菊,罗东芳,朱建军,等.杨梅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总结[J.中国南方果树,201039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