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77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阳光玫瑰'葡萄烧棚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24/10/15 16:28:25] 来源: 作者:Admin

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

贺亮亮 刘三军 李永洲 章鹏 宋银花 彭帅帅


  202478月份,我国浙江、湖北、河南等地部分园区‘阳光玫瑰'葡萄出现了烧棚现象,产生的“烧棚果”糖度不够、风味差且不能储存,果农着急脱手,以1-2/斤甚至更低的价格出售,损失惨重;同时“烧棚果”流入市场,进一步导致了‘阳光玫瑰'价格“跳水”,扰乱了市场。针对葡萄烧棚现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总结了其产生的原因、田间症状表现、应对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生产提供借鉴,避免烧棚现象发生。


  一、葡萄烧棚产生的原因


  葡萄果农们所说的“烧棚”,一般是指气灼病,气灼病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在夏天比较常见的是在连续多天的高温阴雨天气下,田间土壤处于积水状态,但葡萄根系因为积水的浸泡而无法正常吸收水分,树体处于一种相对缺水状态,再由于天气转晴、气温突然升高,叶片蒸腾作用加大,致使树体内的水分相对过度蒸发,从而引起果实失水萎蔫,就像被开水烫过似的,随着病情加重,最终形成干果缩果。“烧棚果”是指由于高温、多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损害,导致果实出现质量问题的一种现象。结出来的葡萄软塌且果小。果子被闷在棚子里,时间长了果皮发烂,但是果肉还没长熟。


  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温天气:持续的高温会导致葡萄果实失水,出现日灼现象,果实表面出现烧斑点,严重时果实会干枯;多雨天气:过多的降雨会导致葡萄棚内积水,遇到高温时,积水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影响葡萄正常生长,导致气灼现象,果实变软;低矮的葡萄棚: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采用简易的低矮棚架,通风不良,容易产生聚集高温湿气,加重烧棚现象。


  二、危害及田间表现


  烧棚后的树体和果实的具体表现包括:①根系失活 葡萄的根系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②叶子发黄 由于水分供应失调,叶子失去水分,出现黄化现象,严重的话,由于棚里温度高,叶片被“烧焦”,整体干枯变黄;③果实问题 果实出现软塌、变小变软、糖度不达标、口感变差等。


01

 

  三、烧棚后应对措施

  

  发生烧棚后,若树体严重受损或死亡,需及时剔除,防止病虫害等次生灾害发生;若树体危害不严重,仅叶片和果实受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树势,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应及时采摘果实,避免加重树体负担同时减少经济损失;


  ②叶片受损50%以上的及时摘除,避免引起病害;叶片一半以上完好的,尽量保留增加光合作用,同时全株喷施碧护5000倍液+海藻精1000倍液+氨基酸500倍液+5%S-诱抗素15000倍(至少2种以上叶面肥组合),促进新芽萌发和受损叶片恢复,,71次,连用2-3次;


  ③打开通风口或去掉部分棚膜,及时通风散热,轻度旋耕降低土壤湿度;同时用海藻精1000倍液灌根+4-5克复硝酚钠/亩地滴管,促进新根的萌发。71次,连用2-3次;


  ④及时将烂果或叶片清理出园,结合叶面肥全园喷施腐霉利、醚菌酯、戊唑醇等杀菌剂,防止灰霉、霜霉等次生病害的发生。


  四、预防措施


  ①提高葡萄架面高度,同时改造棚的结构,增加通风透光性,改善葡萄生长环境,减少高温多雨对葡萄的影响;


  ②在建园时尽量避免选择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带,并做好田间排水工程;


  ③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保持土壤合理适度、做好病虫害防控,使得树体营养均衡,树体健壮;


  ④采用田间生草的栽培模式,可调节葡萄园小气候、防止气灼和日灼,同时还能调节土壤水分含量;


  ⑤及时对果实进行套袋,可减轻棚内的日灼、气灼发生;


  ⑥夏季78月份随时关注天气和园区内温湿度变化,温度过高时及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烧棚果的发生,提高葡萄的质量和产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营口地区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