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81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维大力与单腈胺处理对2个鲜食葡萄品种萌芽及生长势的影响效果初探 [2024/10/13 17:27:36] 来源: 作者:Admin

渭南综合试验站

朱盼盼 李蕊 樊晓锋 王金锋 王录俊


  :为促进葡萄萌芽率与萌芽整齐度,在葡萄萌芽前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维大力、单腈胺药剂对阳光玫瑰、夏黑等2个鲜食品种进行处理,通过田间调查方法,调查了2个品种的萌芽率及生长势、结果枝组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对阳光玫瑰品种的萌芽率、生长势有较好效果,但是差异不显著;经药剂处理后能促进夏黑葡萄萌芽,且与清水处理达到显著差异,其中50%单氰胺水剂30+2%维大力45000倍处理效果最好 。


  关键词 维大力;单腈胺;鲜食葡萄;萌芽;生长势


  我国葡萄以鲜食栽培为主,其栽培面积与产量居世界前列。陕西省葡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2023年陕西省葡萄栽培面积达到75.72万亩,产量达到89.08万吨,分别占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的7.15%5.79%,葡萄栽培面积居全国第2位,产量居全国葡萄第6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西北黄土高原区域前列,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平原地带,是陕西省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产区,全市葡萄栽培面积约44.98万亩,主栽品种为红地球、阳光玫瑰、克伦生等中晚熟品种。辖区内各县(市、区)均有栽培,其中临渭区是渭南葡萄栽培最大产区,由98年的不足万亩发展到如今的超26万亩,总产值超30亿元。


  “夏黑”葡萄系巨峰×无核白杂交而成,是巨峰系第一代品种,三倍体,天然无核。“夏黑”葡萄因其具有早熟、无核、品质优、抗病、丰产、耐贮运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陕西渭南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阳光玫瑰”葡萄(Vitis labruscana Bailey×V. Vinifera L. Shine Muscat),属欧美杂交种,中晚熟,有核,浆果黄绿色,肉质脆硬,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该品种因易栽培、生长势强、品质佳的优点已成为国内主栽鲜食葡萄品种。


  单氰胺是一种多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抑制植物里面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加快植物里面氧化戊糖磷酸的循环,从而加快植物里面碱性物质的生成,起到调节生长作用。单腈胺通过影响休眠芽组织的呼吸和相关酶系统,改变芽休眠组织的代谢平衡,最终解除休眠。因适当使用单腈胺,可以促进芽萌发及提高萌芽整齐度而被常应用于葡萄生产中。维大力是一种新型生物菌肥,内含多种微生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萌芽前期叶面喷施可以提高植物萌芽率。


  渭南地区冬季温度低,特别是23年冬季遭遇低温,严重影响葡萄萌芽。本试验以渭南葡萄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的阳光玫瑰、夏黑为试材,在葡萄萌芽前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维大力、单腈胺药剂处理,从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等方面对2个葡萄品种进行观察记录与综合评价,研究探讨不同浓度配比的维大力、单腈胺药剂处理对阳光玫瑰、夏黑葡萄萌芽及生长势的影响效果,为提升渭南地区阳光玫瑰、夏黑葡萄栽培技术及促进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品种及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24年在渭南葡萄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该基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柳园村,园区地势平坦,年均气温13.6℃,年均降雨量600mm,年均日照时数2200-2500h,无霜期199-255d,能满足大多数葡萄生长所需条件[4]。供试材料为9年生鲜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夏黑(品种信息见表1),栽培模式为简易避雨栽培,示范园区采用常规土肥水管理,株行距为2.5×3.2m,树形为“T”形小棚架,“V” 形叶幕。

 


  试验方法


  2.1 试验时间:萌芽前20天左右


  2.2 试验药剂及处理


  处理12%维大力45000倍;


  处理250%单氰胺水剂30+2%维大力45000倍;


  处理350%单氰胺水剂30倍;


  对照:空白对照


  2.3 试验结果调查方法


  随机调查30个结果枝组(或当年枝条的30个枝条)。


  (1)调查时间:萌芽期


  调查内容:萌芽时间、萌芽率(50%芽眼萌动为萌芽,10%萌芽后并展叶调查萌芽率)。


  (2)调查时间:清水对照的3-4叶期


  调查内容:新梢长度、叶面积、结果枝率。


  生长结果特性结合以下公式计算:


  (1)发芽率=萌芽数/总芽数×100%


  (2)成枝率=成枝数/萌芽数×100%


  (3)结果枝率=结果枝数/成枝数×100%


  (4)结果系数=果穗总数/结果枝数


  结果与分析


  通过连续调查,由表2可知,阳光玫瑰葡萄自身萌芽率、成枝率、结果枝率均较高,结果系数接近2,表现出较高的双穗现象。与CK相比,处理1、处理2、处理3能够提高阳光玫瑰萌芽率、成枝率、结果枝率及结果系数,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由表2可知,夏黑葡萄各处理的萌芽率、成枝率、结果枝率及结果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的效果:处理2>处理3>处理1,且达到显著差异;结果系数均高于1.5,表明夏黑葡萄双穗现象比较高。

 

 

  4 小结与讨论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阳光玫瑰葡萄自身具有较高的萌芽率、成枝率及结果枝率,结果系数1.69,表明阳光玫瑰双穗现象比较高;阳光玫瑰经50%单氰胺水剂30倍、2%维大力45000倍及50%单氰胺水剂30+2%维大力45000倍处理后,能够提高阳光玫瑰的萌芽率、成枝率及结果枝率,但是各处理间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阳光玫瑰整体萌芽较整齐。

    

  夏黑葡萄方面,50%单氰胺水剂30倍、2%维大力45000倍及50%单氰胺水剂30+2%维大力45000倍处理后萌芽率、成枝率及结果枝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各处理间结果差异较显著,其中50%单氰胺水剂30+2%维大力45000倍效果最好。结果系数指标中,对照与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与结果系数主要受品种自身决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