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07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生物源农药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应 [2024/7/10 21:04:37] 来源: 作者:Admin

上海综合试验站

 

  灰霉病是上海地区设施葡萄生产的重大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花序,引起花序腐烂,影响葡萄产量。灰霉病防治通常使用化学农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是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开展了生物源农药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试验用的生物源农药有绿地康3号、苦参碱、棕榈精油、丙酸钙4种,试验品种为“阳光玫瑰”嫩叶。


  试验处理为CK-清水,T1-稀释500倍的绿地康3号,T2-稀释500倍的0.6% 苦参碱,T3-稀释800倍的棕榈精油,T4-0.5%丙酸钙。


  采用离体接种培养方法,取大小一致的嫩叶放在湿的滤纸上,将不同药剂均匀喷在叶片背面,分2次、间隔2小时;喷药后4小时,将培养3天的灰霉病菌落打孔,取0.8cm菌饼铺在叶片背面,放入培养箱培养(温度22 ℃、相对湿度90%),观察嫩叶的病感染情况,统计病斑感染面积。


  2、试验结果


  表1和图1可以看出,嫩叶上不同药剂处理的灰霉病病斑大小有明显差异,T2处理病斑面积最小,仅为1.73 cm2,显著小于其他药剂处理;T4处理的病斑面积最大(8.29 cm2),大于对照CK8.16 cm2),对灰霉病防治没有效果;T1T3处理的病斑面积分别为4.55.31 cm2,明显比对照小,说明对灰霉病防治有一定的药效。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绿地康3号,苦参碱和棕榈精油3种生物源农药对葡萄灰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因此对于设施葡萄的绿色生产,在农业技术防控基础上,采用生物源农药“苦参碱”防治,能有效防控葡萄灰霉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西昌葡萄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