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03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新品种‘瑞都晚蜜’ [2024/5/23 17:04:56] 来源: 作者:Admin

鲜食葡萄品种改良岗位

 

  一、选育过程


  2010年以培育香味、晚熟、耐储运为主要选育目标,选红色 、晚熟、耐储运的‘圣诞玫瑰’葡萄为母本,以晚熟、黄绿色、浓玫瑰香味的品种‘亚历山大’为父本进行杂交。20109月收获种子,并于当年冬季低温层积处理,20113月在温室内进行催芽播种,小苗于5月移入露地,当年秋季收获杂种苗沙藏。杂种苗于2012年定植在海淀区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葡萄杂种圃内,株行距为0.5米×2米,单臂篱架,单主蔓直接配备结果枝组整形。单株于2015年开始结果,经过连续多年母株观察,表现为晚熟,硬肉,紫红或红紫色,果粒大,肉质较脆,并于2017年确定为优系,优系代号:‘29-14-4’。2017年开始在海淀区和平谷区葡萄试验地进行高接对比试验和区试,以母本‘圣诞玫瑰’为对照,高接大树于2018年开始结果,经连续3年果实特性观察及综合表现评价,在果实香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母本为‘圣诞玫瑰’,由美国加州大学选育,晚熟、大粒、红色。1987年被引入中国,父本为‘亚历山大’,为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古老品种,约1892年被引入中国,具有晚熟,黄色果皮,浓郁玫瑰香味的特点。


  杂交系谱如下:


 

  二、主要性状


  1.植物学特性


  嫩梢梢尖开张,嫩梢梢尖绒毛着色无或极疏,嫩梢梢尖花青素分布无,嫩梢梢尖匍匐绒毛疏,嫩梢梢尖直立绒毛疏,新梢半直立,新梢卷须间断,长度长,新梢节上匍匐绒毛和直立绒毛无或极疏,新梢节间匍匐绒毛和直立绒毛无或极疏,新梢节间腹侧绿,冬芽花青素着色中,成熟枝条表面光滑,黄褐色,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幼叶浅红棕色,幼叶下表面叶脉间匍匐绒毛疏,幼叶下表面叶脉间直立绒毛无或极疏,幼叶下表面主脉上直立绒毛无或极疏,成龄叶五角形,绿色,成龄叶表面主脉花青素着色中,横截面外卷,七裂,上裂刻深,闭合,不限制型叶柄洼,叶柄洼无锯齿,叶缘锯齿形状两侧直与两侧凸皆有,成龄叶上表面泡状突起无或极疏,下表面叶脉间匍匐绒毛中,直立绒毛疏,叶柄长度和主脉长度之比小。花两性,二倍体,植株生长势中,副芽结实力中,隐芽萌发力中。


  2.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有副穗或单歧肩,平均果穗长27.50cm,平均果穗宽16.2cm,平均穗重520.85g。平均穗梗长5.5 cm,平均果梗长1.1cm,果穗紧密度疏到中。果粒椭圆形,果粒纵径28.0 mm、果粒横径21.0 mm,平均单粒重7.5 g,全穗果粒成熟一致,果粒较整齐。果粉薄,果皮黄绿色,果皮厚度中,较脆,无涩味。果肉颜色无或极浅,质地中等,硬度中等,淡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8.5%,可滴定酸含量 0.45%。有种子,种子数2-3粒。‘瑞都晚蜜’的果肉硬度、果穗大小、果粒大小、丰产性与母本相近,果肉香味与父本接近,综合了父母本的优良性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晚熟葡萄新品种。(见表1)。



  3.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系树势中庸或稍旺,节间中等长度,丰产性强,产量构成要素与对照品种基本相当(详见表2)。



  4.物候期


  在北京地区一般4月下旬萌芽,5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新梢8月下旬开始成熟,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的生长发育期约为120天左右,属晚熟品种。 (见表3)

 


  5.抗逆性


  在北京地区,该品系实生原株树、高接树和幼树,多年内未见严重冻害和抽条现象,常规埋土栽培条件下,树体可安全越冬。高感霜霉病,感白粉病。多年来无特殊的敏感性病虫害和逆境伤害。

 

  三、栽培技术要点


  篱架栽培时,应合理计划种植密度,大树成形后,及时间伐,以免造成新梢引缚困难,架面郁闭。冬剪以短梢和极短梢修剪为宜。花前轻摘心,同时去除卷须和副梢,在温室利用直立主干水平主蔓栽培时,将新梢与主蔓之间的角度控制在90°左右,在生产上应注意控制产量,每个枝条留1-2个花穗,开花前进行花穗整形,去掉穗尖和基部分轴,控制果穗大小在500 g左右。注意提高结果部位,增加底部通风带,以减少果实病虫害发生。非避雨栽培时,病虫害防控以防葡萄霜霉病和炭疽病为主,避雨栽培时,以防叶蝉、蓟马、介壳虫和白粉病为主。


  四、综合评价:


  该品种晚熟、大粒、玫瑰香味,不裂果,是比较优秀的晚熟品种,丰产,栽培特性良好,适宜在北京海淀区、平谷区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