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综合试验站
赵旗峰 董志刚 荀志丽 马小河 王敏 黄丽萍 谭敏 刘政海 贺晋瑜
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技术包括设施要求、建园、架式选择、定植当年管理、第二年及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适用于山西省境内设施葡萄促早栽培生产管理。
1 设施条件
设施为日光温室,温室前坡面角度70°左右,高度在地面以上1.5 m-1.7 m处呈自然弧形弯曲至棚顶。棚膜选择厚度0.05 mm-0.1 mm耐老化、高强度的塑料膜。
2 建园
2.1 品种选择
选用成熟期早、耐弱光、花芽分化容易的葡萄品种,主要有:早黑宝、玫香宝、无核翠宝、瑞都香玉、瑞都早红、夏黑等。
2.2 栽培密度
株距2 m-3 m,行距2.4m-3 m。
3 定植
3.1 定植沟准备
沿行向挖深度和宽度各60cm的定植沟,地下水位低或沙性较强的土壤加大深度。每667 m2施入5000kg有机肥。将有机肥与土充分混匀后回填,待土回填至离地面10cm时,顺沟浇水沉实,回填剩余土。
3.2 苗木栽植
定植深度以苗木的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准。栽植时将根系水平方向撑开并摆布均匀,回填踩实并灌透水。
3.3 覆地膜
以苗木为中心两边各覆盖宽度50cm-80cm的地膜。
4 架式选择
4.1 水平式棚架
沿温室南北的中线定植,株距2m-3m,每株树留一个高主干,双主蔓向南北两侧水平延伸,结果母枝呈龙爪状近水平分布在主蔓上,新梢垂直于主蔓水平引缚。
4.2 倾斜式棚架
在温室南侧定植,株距2m-3m,每株树的主蔓倾斜式提升至近水平的棚架面上,向北延伸生长直至距温室后墙40cm-50cm处,结果母枝呈龙爪状近水平分布在主蔓上,新梢垂直于主蔓水平引缚。
5 定植当年管理
5.1 新梢和副梢管理
双主蔓整形时,新梢生长至1.7m-1.9m时对主梢进行摘心,选留2个健壮副梢分别向两侧水平引缚并向前延伸。
5.2 水肥管理
以滴灌方式灌水,灌透水后及时松土。萌芽后2d-6d滴水1次,湿润深度20cm。新梢长至50cm-60cm时,追肥1次-2次,间隔15d。
5.3 冬季管理
冬季修剪时,剪留长度1.2m-1.5m,直径1cm以上的健壮枝条。若枝条距地面60 cm以内的直径不足0.5 cm,保留2芽-3芽平茬修剪。其上副梢全部剪除。
6 第二年及以后管理
6.1 温室管理
根据当年当地气候对温室进行及时升温,温室内温、湿度控制见表1。
6.2 生产管理
6.2.1 起垄
用行间土起垄,垄下部宽30cm-50cm、垄高20cm-30cm,横截面成三角形。
6.2.2 促进休眠解除
11月中旬-12月,采用20%石灰氮或者2.5%-3.0%单氰胺涂沫芽眼,注意顶芽不抹。
6.2.3 修剪
6.2.3.1 抹芽定梢
抹芽定梢须多次进行。第一次抹芽在新梢长到3cm-5cm 时,抹除双芽、叉芽、隐芽、无头芽,每芽眼选留1个强壮新梢;第二次在新梢长出3片-5片叶时进行,根据“留花不留空,留壮不留弱”的原则。
6.2.3.2 摘心,副梢处理
每15cm-20cm保留一个新梢,开花期进行摘心处理(延长梢除外),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重摘心,坐果好的品种在花期前后摘心。副梢留1个-2个叶片摘心。
6.2.3.3 新梢引缚
及时对新梢进行引缚。
6.2.4 花果管理
6.2.4.1 疏花疏果
每个新梢保留1个花序或果穗,疏除副穗。
6.2.4.2 果穗套袋
参照NY/T 1998-2011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鲜食葡萄执行。
6.2.5 施肥
6.2.5.1 基肥
果实采收后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每年施1次,每667m2施肥量为2000kg-3000kg。
6.2.5.2 追肥
幼树在生长季前期追施以氮素为主的复合肥,每667m2施肥量为10kg-25kg,结合灌水进行。成龄树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施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6.2.5.3 灌水
萌芽前、新梢快速生长期、浆果膨大期、果实采收后和埋土前各灌水1次。采收前15d停止灌水。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参照表2。
8 采收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采收期,采前1周左右摘除果袋,检查和去除病果、虫果、蜂害果、日灼果、小粒果、青粒等。采收在早晨果实上的露水干燥后进行,采摘时轻拿轻放,保证果粉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