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120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4/1/5 17:03:00] 来源: 作者:Admin

胶东综合试验站

唐美玲团队


  负载量是影响葡萄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负载量过高不仅会造成果实着色度下降,降低品质,延迟果实成熟,影响树体当年生枝条的成熟和来年花芽分化,易产生大小年现象,还可能会导致葡萄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不利于植株营养生长。负载量过低则导致产量过低,树体营养生长过剩,降低果实品质,最终影响果园整体经济效益。娄玉穗等人(2020)认为‘阳光玫瑰’葡萄的果锈发生率与产量有关,应适当控产,适合阳光玫瑰葡萄的667m2产量为15002000kg。对单穗留果量的研究表明,相比60粒与80粒,单穗留果量为40粒有利于葡萄果实发育后期香气物质积累及保存。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置


  于盛花后1周进行疏果,最终每穗分别保留40粒、50粒、60粒、70粒、80粒,每个处理5棵树,重复3次。


  1.2 指标测定


  1.2.1 光合参数测定


  采用6400光合仪,9月份晴天进行,选择5棵无病虫害侵染叶片的植株为材,对同一节位不同方位叶片的同一部位进行测定,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光合参数主要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等。


  1.2.2 果实基本指标测定


  果实无核率、空心率由随机取100个果粒统计;穗长、穗宽采用精度为0.01m尺子测定;穗重、单粒重采用百分之一天平测定;果实纵横径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硬度使用GY-4硬度计测定。


  1.2.3 果实色泽参数测定


  亮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由色差仪测定,色泽饱和度C值通过公式(2-1)计算得出。


  1.2.4 果实品质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PAL-1手持式糖度计测定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6.2还原糖含量:采用菲林试剂滴定法


  香气物质测定: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HS-SPME-GCMS)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Excel 2010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P<0.05)、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对检测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未知物分析软件(美国Agilent公司) NIST 11.L谱库(美国Agilent公司) 提供的标准谱图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因子大于80(最高100),通过相同GC-MS条件下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图进一步比对确认。根据目标化合物峰面积积分采用选择离子模式(SIM),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标准曲线由5点绘制,计算定量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叶片光合的影响


  由表1可知,光合有效辐射以60粒处理最高,与40粒、50粒、70粒处理无显著性差异,80粒处理的叶片光合有效辐射最低;气孔导度以50粒处理最大,与40粒、60粒、70粒处理无显著性差异,80粒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最小;胞间CO2浓度以50粒处理最高,其余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净光合速率以60粒处理最高,但与40粒、70粒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50粒与80粒处理次之;表明留果量的增加影响了葡萄植株的叶片光合性能。

 


  2.2 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果实性状的影响


  不同留果量处理对果实横径及硬度的影响不大(表2);穗长、穗宽、穗重以70粒处理最大,但与60粒、80粒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果实纵径以70粒处理最大,与40粒、60粒无显著性差异;果实粒重以40粒处理最大,与60粒、70粒无显著性差异;单果重的变异系数以80粒处理最高,40粒、50粒处理最低,表明随着留果量的增加,果实出现大小粒的概率也随之增加。由此可知,就果实性状而言,留果量的多少会对果穗性状、果实纵径、单果重量及其变异系数产生影响,对果实横径及果实硬度无明显影响。

 

 


  2.3 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果实色泽的影响


  由表3可知,果皮均呈黄绿色。L值以50粒处理最大,但与60粒、70粒无明显差异。80粒的a值最大,次之为50粒处理,与40粒、60粒、70粒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80粒处理的绿色色泽度低于其他处理。C值以50粒最高,与40粒无较大差异,60粒、70粒处理次之,80粒处理的色彩饱和度最低。综合来看,50粒处理的果实色泽最好,40粒处理次之,再到60粒与70粒处理,80粒处理的果实色泽最差,严重影响到果实色泽,降低其商品价值。


 

  2.4 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糖酸含量的影响


  从果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可滴定酸含量来看(表3-15),不同留果量对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40粒处理最高,70粒处理次之,再到50粒处理、60粒处理,80粒处理的最低;还原糖含量以50粒处理最高,与40粒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再到70粒处理、60粒处理,80粒处理的最低;表明留果量为40粒或50粒能明显提高果实含糖量,70粒处理效果次之。



  2.5 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香气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各处理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四类香气含量较多,烯烃类和酮类含量较少。香气种类以70粒处理最多,为54种,50粒处理测得香气种类最少,为44种。香气含量最多是80粒处理,为1342.78 μg/mL,香气含量最低是60粒处理,为974.2 μg/mL

 


  阳光玫瑰’的主要香气成分萜烯类物质含量以70粒处理最高,为374.17μg/mL。所含量较为接近的40粒处理次之,再到60粒、50粒处理,80粒处理的最低,为335.10μg/mL。对玫瑰香贡献最大的化合物里哪醇含量则以40粒处理的最高(见附录3),80粒最低,40粒处理的里哪醇含量是80粒的2.1倍。40粒的异松油烯含量是80粒的4.6倍。综合来看,70粒处理的果实玫瑰香味最为浓郁,次之为40粒处理。


  2.6 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的影响


  建立的综合得分(Q)数学模型为:Q=0.38F1+0.22F2+0.14F3+0.09F4+0.09F5。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3-17所示,由综合排名可知,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排名为40>70>50=60>80粒。40粒、70粒处理可改善阳光玫瑰果实品质;80粒处理严重降低果实品质。

 

 

  3 小结


  不同留果量实验结果表明:果穗留果量为40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到了17.68 %183.14 g/L;果穗留果量为50粒时,可明显改善果实色泽;在香气种类及含量方面,香气种类以70粒处理最多,为54种,香气含量最多是80粒处理,为1342.78 μg/mL,从感官上评价,70粒处理的果实香味更为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