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42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测土配方与精准施肥 [2023/11/12 15:30:17] 来源: 作者:Admin


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

 

  一、测土配方的意义


  正确的施肥是保证作物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营养诊断,知道不同地块土壤中各个元素的营养供应状况、临界值、丰富水平、亏缺范围、亏缺和过剩情况等,因地、因作物有针对性的指导施肥,使产量、品质不断提高。营养诊断是作物精准施肥上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能使作物施肥合理化、指标化,减少施肥量,节省开支,达到不污染土壤和环境的目的。


  二、测土配方与营养诊断的特点


  (一)运用自动化先进仪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在一份样品溶液中同时测定多种元素)进行全量分析。


  (二)以营养平衡学说为基础,同时测定氮、磷、钾、钙、镁、硼、锌、铁、锰、铜以及其它有关元素的相互比例和平衡关系来全面地衡量作物营养。


  (三)以预先研究确定的诊断指标为依据鉴定某些营养元素的盈亏、正常或失调。


  (四)根据测定结果,制定施肥方案和各种肥料配方,进而指导施肥。


  三、土样采集与土样分析方法


  (一)土壤样本的采集


  取土样的方法是按层取,取土的顺序是自下而上。在每一层的中心部位取一块土样,其大小以能装入铝盒为准。应注意的是,采取的土样表面不能修饰,要保持自然状态,在盒上要注明剖面号、地点、土壤名称(代号)、层次。在一片园区采取土样时,应根据不同目的,取多点“同质”的样品,加以混合,使成为混合样品。


  要想全面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取一个混合样是不够的。葡萄一般采用局部施肥,那么,施肥不同的微域土壤上,应多点分别采取混合样品;要了解施肥后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应在施肥沟取样;要研究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应在根际附近取样;要研究养分移动的速度,应在根际土壤及距根系不同距离处取样;研究不同层次养分运动规律,就要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取样。


  (二)土壤样品的处理


  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洗净的布袋内,不要放在塑料袋中,因为这样土壤很快就会发霉。迅速带回实验室,放在没有化学试剂或其它气体的屋子里,置通风处,在塑料盘或塑料薄膜上摊开晾干,也可在有鼓风的烘箱中,低于40℃温度下烘干待用。


  (三)分析方法


  各种元素的测定方法很多,考虑到准确和快速,应尽量用仪器分析法。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全氮用克氏法,全磷于湿灰化后用抗坏血酸还原的钼兰比色法,全钾用火焰光度法,硼用姜黄素法,钙、镁、铁、锰、铜、锌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四、测土配方施肥量的计算方法


  ()根据推荐施肥量配方法


  一般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采用的推荐施用量是纯度氮、P205(五氧化二磷)、K2O(氧化钾)的用量。由于各种化肥的有效含量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农民不易准确把握用肥量。假设一块地推荐用肥量为每亩纯N8.5kgP2O54.8kgK2O6.5kg。单项施肥其计算方式为:(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100=应施肥数量。计算查得如下结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为46%)应施量为(8.5÷46)×10018.4kg;施入过磷酸钙(过磷酸钙中P2O5的含量一般为12%18%)应施量(4.8÷12)×10040kg;施入硫酸钾(硫酸钾中K2O的含量一般为50%)应施量(6.5÷50)×10013kg


  施用复合平衡肥用量,要先以推荐施肥量最少的肥计算,然后添加其它两种肥。如某种复合肥袋上标示的氮、磷、钾含量为15:15:15,那么,该地块应施这种复合肥:(4.8÷15)×10032kg。由于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难以同时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因此,需添加单质肥料加以补充,计算公式为:(推荐施肥量-已施入肥量)÷准备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增补施肥数量。该地块施入了32kg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相当于施入土壤中纯氮32×15÷1004.8kgP2O5K2O也各为4.8kg。根据上述推荐施纯氮8.5kgK2O6.5kg的要求,还需要增施:尿素(8.5-4.8)÷46%6.3kg,过磷酸钙(4.8-4.8)÷12%=0,硫酸钾(6.5-4.8)÷50%4.1kg


  (二)目标产量配肥方法(又称养分平衡配肥方法)


  该方法是先确定目标产量后,再按作物吸收养分数量和土壤的供肥量来算出每亩化肥用量和氮磷钾比例。


  施肥量(kg/666.7m2=作物目标产量养分需求量-土壤供肥量-有机肥养分供应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施肥量(kg/666.7m2=﹝(目标产量-无肥区产量)×1/100×百公斤产量养分需要量-有机肥养分供应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对①式和②式的说明:目标产量。配方施肥的核心就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产量而进行的科学施肥,目标产量又是确定肥料适宜比和数量的首要依据。由于各地土壤肥力水平高低不等,一般采用当地前三年该作物平均产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增加10%20%为目标产量。


  百公斤产量养分需要量。这些养分包括100kg产量(即经济产量)及相应根、茎、叶所需养分。


  土壤供肥量。以无肥区产量养分吸收量来表示,即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的前提下所得产量其养分的吸收量。它易受最小养分的限制,产量水平低。在低肥力土壤上,用它来估算出的施肥量偏高,反之亦然,因此实际操作应予以注意,以防偏差过大。


  有机肥供应量=有机肥施用量×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受土壤吸附、固定作用和淋溶、挥发,能被当季作物利用的仅是其中少部分,它占肥料施用总量的百分比,即为肥料利用率。并且肥料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易受土壤特性和施肥技术、作物种类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变化幅度较大,难以确定,实际生产中应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去高低值,如施肥量和土壤本身供肥量大、土壤水分过多且砂性愈重,肥料利用率下降取低值,反之亦然(表1,表2)。

 

 

  以鲜食葡萄目标产量2500kg/666.7m2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进行施肥,计算3种肥料的亩用量,施肥以氮磷钾计算为例。


  目标产量施氮量(A=2500/100×0.5=12.5kg


  土壤供氮量(B=1100/100×0.5=5.5kg


  注:无肥区产量以1100kg/666.7m2。有机肥供氮量参照农民施肥习惯所施人粪尿2500kg/666.7m2


  有机肥供氮量(C=施用量×养分含量×养分当季利用率=2500×0.48%×15%=1.8(kg)


  尿素施用量=A-B-C/肥料有效含量(%)×肥料利用率(%=12.5-5.5-1.8/46%×30%=37.7kg);用同样方法得到过磷酸钙60.4kg;氯化钾14.2kg